贾琮看到此处,只觉头脑一阵轰鸣。
想不到贾珍竟会做出如此蠢事。
大同地处乾朝与草原边陲,两边贸易管控严格。
朝廷严禁私贩军械武器,就怕草原势力壮大,威胁到乾朝边疆安全。
勋贵们的商队,进行草原贸易,朝廷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这次情况特殊,大同关卡一个月前便已设严。
贾家商队,恰巧被拦了下来。
大同总兵陈同曾是荣国公贾代善麾下将领。
实则不仅是大同总兵,九边重镇中,有六位总兵都是荣国府贾代善的旧部。
剩下的三位,也与贾代善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
而贾珍正是利用这些关系进行边贸,从中牟取暴利。
所得利益也会分给各位总兵一份,但这次是东平王府主动找上贾珍。
求他帮忙往草原运一批货物。
却未说明是何货物。
恰巧在大同边关被拦下,贾珍闻讯后大为恼怒。
以贾家族长的身份,斥责大同总兵陈同忘恩负义。
陈同一气之下,将这封密信放在了皇帝的案头。
看完密信内容,贾琮只觉浑身如坠冰窖。
偷偷瞥了眼雍熙帝龙瑾禅,他很想知晓这位皇帝的心中所想。
自古以来,私下锻造兵器,在民间便是重罪难逃。...
更何况说,贾珍此番竟是借贾家在边疆的人脉,暗中将兵刃贩至草原各部。
这无疑是勾结外敌、背叛国家的行径。
稍有不慎,便是满门抄斩的下场。
贾琮放下手头的密函,轻手轻脚地走到皇帝龙瑾禅跟前,询问道:
“陛下意下如何,打算如何处置贾珍?”
既然皇帝能坦然让他阅此密函,贾琮也没打算玩什么花样。
可以说,此刻贾家的命运正悬于一线。
若不能及时做出明智的抉择,明日贾家上下,怕是要齐齐跪在东城菜市场的刀口之下了。
龙瑾禅面色淡然,喜怒难辨。
这让贾琮愈发忐忑。
接过夏守忠奉上的香茗,皇帝龙瑾禅浅酌一口,缓缓言道:“贾琮,信中所述,你已了然于胸,但需查证真伪。”
“将此信示你,朕心中尚有诸多考量。”
贾琮神色一凛,他听出了龙瑾禅的弦外之音。
尚有诸多考量?
看来,龙瑾禅是给贾珍留了条活路。
尚有转机。
只是此事,须得尽快了结。
“陛下,臣即刻归府禀明家父,让他亲自料理此事。”贾琮急切地说道。
贾珍犯下此等糊涂事,自然是越早处理越好。
倘若拖延,恐生不测。
闻听贾琮之言,龙瑾禅微微颔首。
但他并无放贾琮离去之意,反而上前一步,捏了捏他圆嘟嘟的脸颊,笑道:“选你知此事,是因你在龙首宫表现颇佳,望你此次亦莫负朕望。”
“随朕往慈宁宫一趟,赵太后那边尚有事宜需处理。”
脸颊吃痛,贾琮小脸一皱。
他此刻满心只想速去找父亲贾赦商议对策。
哪有心思去见什么赵太后。
然君命难违,他只得从命。
最终在雍熙帝龙瑾禅的软硬兼施下,他才心不甘情不愿地跟在后面,朝慈宁宫行去。
“你小子别拉着个脸,贾珍这事好办,斩了便是。”
一路上,雍熙帝不断给贾琮支招。
??
这是什么馊主意。
若非面前这位是皇帝,贾琮真想冲上去给他一拳。
当着全族的面,因莫须有的罪名,将族长贾珍斩杀。
那他贾琮在大乾还如何立足。
“陛下,此事臣定会妥善处理,还望陛下给贾家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家父自幼便教导我们,要忠心耿耿,誓做陛下的股肱之臣。”
为稳住皇帝,贾琮连忙表起忠心。
然走在前头的雍熙帝龙瑾禅,却是放声大笑。
“以前怎未发现,你小子如此油嘴滑舌。”
“你是向太上皇表忠心,还是向朕表忠心呢?”
雍熙帝的大笑,引来周围守卫的侧目,一句话,瞬间让贾琮成了皇宫中的焦点。
感受到四周灼热的目光,贾琮忙道:“自然是皆表忠心!”
二人边走边谈,已至慈宁宫。
一进门,便见贾元春洗漱整洁,坐在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妪身旁。
能坐慈宁宫首位,不用多想,定是雍熙帝的生母赵太后无疑。
“卑职荣国府贾琮,拜见太后娘娘。”贾琮如小跟班一般,赶忙上前给赵太后请安。
听闻“太后奶奶”四字,赵太后脸上绽放如花笑颜。
当今皇帝龙瑾禅,后宫佳丽虽多,却无一儿半女。
四王八公一系的嫡女,倘若怀上龙胎,再凭借其外家势力,恐将后宫搅得翻天覆地。
甄太妃便是前车之鉴。
即便是亲生儿子登基为帝的赵太后,也曾避其锋芒。
加之赵太后一生淡泊名利,方才助长了甄太妃的嚣张气焰。
“来来来,快到奶奶这儿来。”赵太后满面欢喜地对贾琮招手道。
贾琮自然摆出一副纯真无邪的模样,快步走至赵太后身旁,卖力卖萌。
贾元春看得目瞪口呆。
她万万没想到,三弟竟有如此呆萌的一面。
皇帝龙瑾禅更是看得瞠目结舌。
来时路上,这小子还一脸的不情愿,心急火燎地想着回去处理贾珍之事。
可一到地方,竟如此热情,着实令人匪夷所思。
见母亲如此喜爱贾琮,龙瑾禅心中不禁泛起一丝醋意。
他接过侍女递上的帕子,擦了擦脸,说道:“母后,这贾琮诡计多端,您可别被他骗了。”
“来时路上,还缠着朕要赐婚呢。”
???
贾琮一脸茫然地看着龙瑾禅,他何时说过这话?
明明是皇帝龙瑾禅一个劲儿地往他怀里塞媳妇,怎么反过来说了?
听闻此言,赵太后捏了捏贾琮的小脸蛋,笑呵呵地道:“你这小子,小小年纪就想着娶媳妇,也未尝不可。”
“可别像他一样,年纪一大把了才娶亲,结果还没个子嗣。”
“你跟我说说,是哪家的姑娘,我替你把把关。”...
这话听得贾琮一脸尴尬,他如今不过十岁,放在后世还是个背着书包上学堂的孩子。
怎么到了大乾朝,人人都争着给他说亲?
难道是自己太优秀了?
贾琮连忙摇头辩解:“太后奶奶,这都是陛下开玩笑呢,我可从没说过想娶媳妇。”
“我这个年纪,该当报效大乾朝,忠君爱国才是。”
这番义正词严的话语,说得贾琮自己都差点信了。
当真是鸡汤洗脑,振奋人心。
正当贾琮沉浸在自我陶醉之中时,赵太后一巴掌拍在他的后脑勺上。
“娶亲才是人生大事,不成小家,何以成大家。”
“我看你就是个小机灵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