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真的在说谢谢!”
剧幕六:岁月流转
星光的色调变得柔和而深沉。野生野猪的寿命通常在十到十四年,快九岁的猪五妹已步入老年。它的行动不再敏捷,大多时候安静地卧在后山平台上。
方丈察觉到了变化,特意为它搭了更舒适的棚子,夜深人静时还会前去查看,为它添水加食。
这一夜,月色如水,猪五妹仰望着天上的明月,目光深邃。
“你是否在思考自己这一生的意义?”方丈轻声问道。
猪五妹自然不能回答,但它轻轻摆动了一下尾巴。
剧幕七:缘续新生
星光的轨迹描绘出生命的传承。一日,一位村民抱着一只受伤的小野猪来到寺中求助。
方丈为小野猪治伤时,猪五妹安静地守在旁边,用鼻子轻触小野猪,仿佛在安慰它。
在猪五妹的陪伴下,小野猪很快康复,并选择留在寺中,僧人们给它取名“猪小五”。
年迈的猪五妹重新焕发出活力,它带着猪小五熟悉寺院规矩,教它如何与人类和平相处,如何向给予食物的香客点头致谢。
剧幕八:永恒守护
星光收敛,变得通透而恒久。十二岁的猪五妹已成为野猪中的老寿星。方丈带着弟子在它最喜欢的后山平台上,种下了一棵银杏树苗。
“等这棵树长大了,就能给猪五妹遮风挡雨。”方丈一边培土,一边说道。
一个小和尚好奇地问:“师父,猪五妹为什么能这么长寿啊?”
方丈望着远方的山峦,缓缓道:“心存善念,自然得享天年。猪五妹这一生,从未伤害过任何生命,始终以善意对待世界。这份平和的心态,或许就是它长寿的秘诀吧。”
猪五妹缓缓走到树苗旁,安然卧下,闭上眼睛。
微风吹过山岗,带着野花的清香。银杏树苗在风中轻轻摇曳,而观音寺的钟声,悠扬地回荡在山谷之间。
幕灵:“叙述完毕。是否消耗‘修行能量’,回溯‘真实之影’?”
“是!”我渴望感受那份从伤痛到皈依、从警惕到信任的完整历程。
回溯的景象更加深刻:山间遇险的恐惧;初遇方丈的警惕;伤口处理的疼痛;听经修行的专注;与香客互动的温馨;教导新生的慈爱。
幕灵:“真相已明。此剧目诠释慈悲与信任。是否固化此“灵猪之影”?”
“固化。”我感受到掌心那银色光晕中蕴含的佛法慈悲与生命信任的深刻智慧。
星光收敛,凝聚成一枚内部仿佛有山寺巍峨、灵猪静卧的微小水晶,散发着慈悲、信任与修行的温暖光晕。
“剧目《观音山的守护》上演完毕。”幕灵宣布,“剧场吸收“慈悲之念”与“信任之悟”,空间更为宁静祥和。”
猪五妹的虚影在星光中缓缓淡化,她回望那枚水晶,目光平静满足。她证明了众生皆有佛性,生命皆可修行。这份观音山上的奇妙缘分,已融入星光,成为永恒。
蜗牛壳内的光芒恢复了平静,但那修行的余韵,那生命的慈悲,却烙印在我心中。
《观音山的守护》让我明白,真正的修行往往藏在最平凡的相遇里。是方丈不求回报的慈悲,是猪五妹以一生践行的信任,是香客们被感化的善意,共同谱写了这首慈悲与信任的诗歌。在这个常常强调分别心的时代,这份跨越物种的相互度化,如同山间最清澈的泉水,提醒着我们关于平等、慈悲与信任的更深层含义。
星光剧场再次静谧,等待着下一个故事的开启。而我知道,在那座宁静的山寺里,那后山平台上的守护已化作无形的纽带,其中的慈悲与信任,已如同山间最恒久的梵唱,永远诉说着修行的真谛与生命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