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波风夜处理商队冲突的果决与精准,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宇智波警卫部内荡开层层涟漪。
效果可以说是立竿见影。
最直观的变化,发生在他次日偶遇第四分队巡逻队员时。
那些本应投射在他身上、混杂着审视与排斥的目光,竟然悄然发生了变化。
虽谈不上过分热情,但确实少了几分针锋相对的意味,以及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认可?
或者说,更是对于“强者”本能的收敛。
宇智波一族骨子里刻着傲慢,但正因为如此,他们更加崇尚上位者的力量与能力。
波风夜那日展现出的,并非是单纯的力量碾压,更多是的对于复杂局面的掌控力,精准破局以此扭转了舆情。
这恰恰是许多空有力量,却苦于不擅辩解的宇智波族人在面对村民指指点点时,最欠缺也最吃暗亏的地方。
尽管那件事后,波风夜依旧我行我素,完美践行着“摸鱼巡逻”的初衷,绝不参与固定排班。
然而,他很快发现,自己的偷懒躺平大计好像被自己亲手粉碎了。
不知从何时起,他只是在木叶街道随意漫步,身后就会不知不觉的跟上几名穿着警务服的宇智波青年。
他们并不会刻意靠近,只是保持着一段合适的距离,一路上沉默的跟随。
目光一直紧紧盯着前方散漫行走,与街道商贩打着招呼的波风夜,带着一种巨虎观摩学习般的态度。
这诡异的队伍,竟自成了一条不固定的“巡逻线路。”
更让他无语的是,这“跟班”成员还并非固定。
时常是他走完一条街,不经意回头看去,这才发现身后的人员已经换了另一批面孔。
俨然形成了某种心照不宣的“轮岗观摩”机制。
而这一切的根源,似乎源于那日之后,他在部分年轻宇智波队员心中,树立起了一种奇特的威信。
于是,木叶的街头上不住的上演着这样一幕:
新任的第四分队长波风夜,只想找个地方晒晒太阳,思考一下人生。
却是总是因为身队员的通风报信,被不知从哪个角落冒出来的、带着僵硬笑脸的宇智波队员“请”去处理突发事件。
“分队长!”
一名年轻队员瞬身出现在他面前,语气带着一丝急切:
“前方公用训练场附近有村民纠纷,涉及忍具使用规范,我们的人正在调解,但对方情绪激动,织月副队长也不在附近。”
波风夜看着对方那“终于找到您了”的眼神,以及身后另外几名队员隐含期待的目光,只能将那句“关我屁事”咽回肚子里。
面无表情地颔首:“带路。”
到了现场,往往是三言两语,凭借神乐心眼捕捉到的细微查克拉波动和情绪反应,结合条规,迅速厘清责任,给出让双方无话可说的处理方案。
效率之高,常令在场的宇智波队员暗自咋舌。
几次之后,波风夜甚至总结出了规律:
通常是一些比较棘手、容易引发口舌之争、或是涉及其他忍族需要谨慎对待的场面,这些“聪明”的年轻队员们才会精准地把他“架”过去。
渐渐地波风夜的也是名声在外,不少人都知道要是出了争端,找警务部第四分队准没错。
只是顶着警务部分队长的名头,领着警务部的工资的波风夜不住感慨道:
“我真没想正经找个班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