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锁定!
当天晚上,花筝拉上了她的“阚槐有限公司”全体成员,来到了位于学校后街的“幻梦”网咖。
网咖装修得颇具未来感,灯光迷幻,设备崭新,人声鼎沸,似乎没什么不正常。但花筝一踏入大门,灵觉就捕捉到了那熟悉的、极其淡薄的灰色能量雾霭,弥漫在空气中,尤其是在那些沉浸在激烈游戏中的男生周围,更为明显。
这能量似乎与高度集中的精神活动,尤其是沉浸式的娱乐体验有关。
“感觉到了吗?”花筝低声对室友们说,“那股让人昏昏欲睡的空洞感。”
梅黎使劲吸了吸鼻子:“除了烟味、泡面味和汗味,我没闻到别的啊?”
钱章章仔细观察着环境:“灯光和音响都在刻意营造沉浸感,容易让人精神疲劳。但这解释不了那种特定的嗜睡症状。”
王诺则熟练的默默记录着网咖的布局、摄像头位置和人员流动情况。
花筝找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假装开机,实则全力收敛自身气息,将灵觉如同蛛网般悄然铺开,仔细感知那灰色能量的源头和运作方式。
她发现,这能量并非均匀分布,而是从网咖深处某个区域隐隐散发出来,如同一个无形的信号发射塔。它似乎能依附在高度活跃的脑电波上,尤其是当人沉浸在虚拟世界或激烈情绪中时,它会像寄生虫一样,悄无声息地渗入,开始缓慢汲取精神能量,导致宿主事后陷入深度睡眠般的疲惫进行补偿,而宿主本人往往毫无察觉,甚至因为梦境被能量干扰而变得光怪陆离。
这像是一种……以人类精神能量为食的“梦境寄生虫”?或者说,是有人利用某种装置或阵法,在规模化地、隐蔽地采集年轻男性的活跃思维能量?
花筝将自己的发现和猜想发给了温砚。
温砚很快回复:【听起来像是一种蛊术。需要更精确的能量样本进行分析。想办法靠近能量源头,用这个采集器蹭一下。】附上了一个微缩能量采集器的使用说明。
花筝看着网咖深处那疑似能量源头的方向,那里似乎是……贵宾区和员工休息室的方向?
花筝有些无奈的揉了揉额角,她的新“业务”,从拯救大地,变成了……整治黑网吧?感觉自己的大学生活,真是充满了各种画风清奇的“社会实践”。她站起身,对室友们使了个眼色。
“走吧,姐妹们,我们去‘考察’一下他们的贵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