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我们将启程前往中东的沙特阿拉伯开启“亚洲行”。20日,在沙特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的萨勒曼国王国际体育场与沙特国家队进行一场友谊赛。”穆里尼奥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期待,“这场友谊赛是我们季前的第一场正式热身赛,主要目的是检验球员在封闭式训练中的成果,让他们提前适应比赛节奏。同时,这也是一次很好的机会,让球员们在实战中感受不同风格球队的打法,为后续的比赛积累经验。”
谈及接下来的东方大国之行,穆里尼奥的脸上露出了笑容:“7月21日,我们将飞往东方大国的盛京市。22日上午,球队会参加盛京市“曼联梦剧场”的开业典礼,这是在东方大国的第三座曼联文化体验中心,这不仅是一次商业活动,更是我们与东方大国球迷互动的好机会,能够增强球队与球迷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提升曼联在东方大国的影响力。”
“22日下午,我们会与盛京(曼联)青训学院的小球员们进行一场内部表演赛。”他强调道,“青训是曼联的根基,我们一直非常重视青训工作。这场表演赛,一方面可以让小球员们近距离接触一线队球员,感受职业足球的氛围,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地训练;另一方面,我们的一线队球员也能从这些年轻球员身上感受到那份对足球的纯粹热爱,激发自身的斗志。”
“24日上午,球队将飞往主席先生的故乡江南省的杭城市。25日,在杭州的奥体中心体育场与江南蓝城进行一场友谊赛。江南蓝城是一支实力不俗的球队,这场比赛的强度会比与沙特国家队的比赛有所提升。我们会在比赛中尝试不同的战术组合,进一步磨合阵容,为后续的比赛做好准备。”穆里尼奥的眼神中充满了对比赛的渴望。
随后,他继续介绍行程:“27号飞鹏城市,下午参加鹏城“曼联梦剧场”的开业活动,这将是在东方大国的第四座曼联文化体验中心。和盛京市的活动一样,这也是为了拉近与东方大国球迷的距离。28日,我们将与大湾区足球联队进行比赛。这支联队由花都、鹏城、明珠、赌城等地足球队的优秀球员组成,球员风格多样,实力不容小觑。这场比赛对我们来说是一次不小的挑战,但也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东方大国足球的整体水平。”
“29号,我们将飞往小日子国的首都东京。30日,与J联赛全明星队进行友谊赛。J联赛的足球风格讲究技术和配合,这场比赛会给我们的球员带来不同的战术冲击,有助于提升球队的综合实力。31日,我们将返回曼彻斯特,结束这次漫长的海外拉练。”穆里尼奥长舒了一口气,海外拉练的行程紧凑而充实,对球队和教练组都是一次不小的考验。
“放假两天之后,球员们将重新集结。8月3日到8月15日,我们会再次回到卡灵顿基地进行训练。这段时间,我们会根据海外拉练的比赛情况,对球队的战术和阵容进行调整和完善。同时,我们还会安排2-3场友谊赛,对手会选择不同风格的球队,进一步检验球队的训练成果,让球员们保持比赛状态。”他补充道,“在训练中,我们会重点解决海外拉练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加强球员之间的默契配合,确保球队以最佳的状态迎接新赛季的到来。”
“8月17日,英超揭幕战就将打响。这是我们整个季前训练的最终目标,所有的训练和比赛都是为了在揭幕战中取得好成绩,为新赛季开一个好头。”穆里尼奥的语气坚定而充满信心,“我相信,通过这段时间的系统训练和充分准备,我们的球员一定能够在揭幕战中展现出强大的实力,给球迷们带来惊喜。”
穆里尼奥阐述完季前训练安排后,俱乐部主席将目光投向医疗团队负责人史蒂夫·麦克纳利,语气郑重地说道:“史蒂夫,季前训练行程密集、强度不小,球员的健康是重中之重,医疗团队必须全力保障这份计划的落地,不能出任何纰漏。”
史蒂夫·麦克纳利起身,手中拿着一份详尽的医疗保障方案,沉稳地回应:“主席,各位,医疗团队早已针对这份季前计划制定了全方位的保障安排,从球员归队到赛季揭幕,每一个环节都有具体预案。”
他首先指向方案中“归队初筛”部分:“7月10日球员集合当天,我们会立即启动全面体检。除了常规的身高、体重、体脂率检测,重点会通过血液检查分析球员的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等指标,评估体能恢复状况;借助肌骨超声和RI,排查关节、肌肉的潜在损伤,尤其是参加欧洲杯的球员,会额外增加心脏功能筛查,确保他们的身体状态能承受后续训练。”
谈及卡灵顿封闭训练阶段,史蒂夫·麦克纳利继续说道:“7月11日至17日,我们会实行‘每日监测’机制。每天训练前,队医会逐一检查球员的身体感受,通过心率变异性监测仪掌握他们的自主神经功能;训练中,配备运动生理学家实时追踪球员的心率、血氧饱和度,一旦出现异常数据,立即调整训练强度。同时,康复师会根据训练内容,在课后为球员提供针对性的拉伸、筋膜放松和按摩,预防肌肉紧张堆积。”
对于海外拉练的保障,他着重强调:“针对跨国行程,我们提前与每一站的当地医疗机构建立了合作。比如在沙特,我们已联系利雅得最好的运动医学医院,预留急诊通道;在东方大国的盛京、杭城、鹏城以及小日子国的东京,都安排了双语医疗协调员,确保球员出现不适时能快速对接当地资源。此外,随队携带的医疗箱会额外配备抗中暑、抗过敏药物,应对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