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尊,听说佐府休沐时,去了绍兴?”
旭日初升,宁波府衙中,刚“例行”批完府辖五县之刑罚题请的高港熟门熟路地溜达到了知府周坤的班房中。
自顾自地给自己倒上一杯清茶,高港意有所指地说道。
士族之间,亦有圈子。
正常来说,高港所属的江都高氏,在地缘政治上属于江北士族。这帮人往往会和山东那边走得比较近。
而知府周坤所属的太仓周氏,交际圈则更偏南方一些,以苏松杭嘉湖为主...
但在这浙东士林扎堆的宁波府中,同出南直隶的情分,让这两人的关系天然更显亲近。
除此以外,进士的出身,亦让两人在身份上,更有共鸣。
是以,周知府对高推官的随意,不以为然,只是笑呵呵地道: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如之奈何?”
抿着杯中茶水,周知府的态度很明确:
“那边是南元善的地头,人家都不怕,你怕什么?”
“这不是担心,咱们那位佐府大人,不甘寂寞嘛。既然府尊已有定计,那某就放心了。”
“不是某有什么定计,只是大势所趋。若那李汉阳真得阳明公相助,你我肯定是拦不住他了。不过老话常言,祸兮福所依...咱这府衙里,有个能闹腾的,不见得是坏事。”
“这倒也是,那就瞧瞧?”
“瞧瞧!”
府衙中的对话,发生在李斌回甬之前。
当然,即便是在李斌回到宁波后,听到同僚议论,他也只会对此一笑而过。
正如周坤所说的那样,你特么能管住宁波府,你还能管到绍兴府不成?!
那绍兴府,可谓是王阳明的根据地、大本营。而之所以如此,那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绍兴知府南大吉。
陕西出身的南大吉,同李斌,还有宁波府的詹堂类似。都是不咋受江南待见的那一撮官员。
而为了巩固权力,为了能在绍兴站稳脚跟。
这位南知府可谓是前脚到任绍兴,后脚就拜上了王阳明的码头,不仅重修宋之稽山书院,给王阳明讲学之用,更是口称门生,以阳明公门下高足的旗号,招摇过市...
属实是给这位南知府卡到BUG了!
毕竟,王阳明的确担任过正德九年的会试同考官。按科场规矩,南知府见了王阳明,的确得道一声“房师”...
只是这种师徒关系,以常理来说,那仅仅是名义上的。甚至科举房师,比科举座师还要次一级。
若这种师徒能当真,那李斌的关系都该通到内阁了...哦不,应该说,是个进士,那关系都通内阁...或许,还通天?天子门生?
这种名义上的说法,以常理论,大部分人都是听听就得了,谁成想在南大吉这,这位仁兄给当真了!
门下沐恩的自称用得那叫一个顺溜,以至于李斌在宁波,都能听见人们对隔壁那位知府的非议...
...
...
几天时间,转瞬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