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以贪治明 > 第302章 皇帝才是最大的奸商

第302章 皇帝才是最大的奸商(1 / 2)

“陛下,臣欲将市舶岁入,分三份。一份,七成,如原先一样,上送京师;一份,为利之二成,转送浙江布政司;最后一份,为一成岁利,留用宁波府。”

在气氛陡然变得压抑的云台上,李斌缓缓丢出自己的杀手锏:

“当岁入之七成,超过现今岁入总和时,方启此策。”

李斌说完后,微微躬身。

还是那句话,角度不同看问题也不同。

嘉靖这个皇帝,第一眼看到的是李斌蹬鼻子上脸。前面干涉内廷人事,姑且有地方上的制衡在,他嘉靖可以不说什么。

毕竟,手里捏一个臣子“擅结内侍”的罪名把柄,且这臣子明显能力过人时。对嘉靖来说,也是一种保障。

是以,嘉靖并不生气,反而甘愿让李斌如意。

但你前脚才犯了忌讳,后脚继续加大...这就过分了吧?

把柄这东西,有一个也就够了。

嘉靖并不需要第二个。

以及,在李斌坚决不“正面表态”的当下,李斌此举也不免让嘉靖怀疑:这是不是李斌,想要首鼠两端?

先从皇帝这里,挖一部分“银子”,回头到了浙江,他再用这个“能从皇帝嘴里给同僚抢肉”的形象,去充作投效外朝的投名状?

相比“不表态站队自己”,这种左右逢源的能臣,毫无疑问才是最可怕的,亦是对皇权威胁最大的。

可当李斌的补充说完后,嘉靖忽然沉默了。

因为那句话意味着,起码在李斌刚入江南时,他并不能做到什么投效之举。

而能将市舶岁入,提高至少三成以上,这也意味着,李斌那时必定是掌控了浙江市舶大局的...

那时候,他还要自己分银子,图什么?

“陛下,以臣愚见。市舶榷利,很大,市舶司串联起的货肆贸易量,更大数倍乃至数十倍。”

迎着嘉靖疑惑的目光,李斌的表情也变得郑重、严肃起来:

“朝政艰难、陛下内帑吃紧,臣了解。但臣与陛下看这市舶岁入时,想法有些不同。”

“陛下看重这岁入进贡大内的二十万两现银;浙、闽官吏、地方大户,臣猜他们看重的是,这市舶司强行从他们手中分出去的税课,以及其抢占的市场。还有...沉重的负担!”

“因安民厂一事,臣曾借户部官衔之便利,详查过广、浙、闽三地市舶相关记录。”

“陛下或许不知,税课收入仅占市舶榷利的三成不到。市舶榷利,更多的部分,还是来自其官办贸易的优先权。”

谈及正事时,李斌不自觉地就带上了些后世的语言习惯。这略显新颖的词汇,让嘉靖一时间有点没跟上李斌的思路。

“优先权?”

“是的,以朝贡贸易为例。每艘贡船所进之物,分三类:一为贡品,直送京师,礼部归档检验;二为使臣自进物,三为国王附搭品。”

“这二三类货物的处理,都是先由市舶司给价收买。而后,再由市舶司转卖民间,获取利差。只有市舶司看不上的货物,才会在抽分后,转入安远、来远、怀远三驿,由官牙组织民间商贾收购、贩卖。”

李斌在说到这时,看向嘉靖的目光宛如在看一个强盗。

说实话,这吃相,有点难看了。

翻译成现代大白话就是,这市舶司不仅是收关税的大明海关,他甚至还是一个大型的国有企业。

任何海外商品的输入,好货都是先由这个市舶集团收购。只有他们看不上的劣等货品,收取关税后,才允许民间商人采买。

本身它就将利润高的好货都抢了,剩下的劣等品,他还要抽走百分之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