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以贪治明 > 第197章 生产与销售的适配

第197章 生产与销售的适配(1 / 2)

“大人所言极是,以往年,还有小的这么些年南奔北走的经历来看。这流民增加,多发生在来年的正月过后...”

“百姓重乡土,所谓故土难离。便是已经决定背井离乡,讨个生活,多半也不会在这时出来。”

“是啊,这事你稍微留意一下吧。事出反常必有妖,我担心其中还有什么咱们不知道的隐情。”

交代完了这两件差事,李斌匆匆而去。

此时的李斌很忙,非常忙。

大量流民入京,影响的绝不只有粮食供给。

若按一般大明官员的操作思路,只要想办法每天施点粥,吊着这些人的性命。待到来年春天,气候转暖。再想办法从朝廷那里申请一批粮种,发放给这些流民,把他们遣回原籍。

如此便是大功一件,对百姓们而言,亦是愿意称颂其为青天。

可在李斌眼里,他想要的更多:

所谓“危机”,便是有危险,亦有机会。

在明代户籍管理制度下,似乎也只有流民成群结队的迁移,以“法不责众”的蛮横姿态,才能完成大量人口的转移。

换句话说,如果能消化掉这批流民,宛平县的发展才能更上一层楼。但“消化”二字,说得轻巧...

而事实上,这事难,也不难。

难在,宛平如今早已没了多余的耕地分配给这些流民,进行传统的农业生产。而不难的点,则是李斌打从一开始,就没有寄希望于依靠农业消化这些净流入的人口。

破局的办法,就在海贸上!

只是这事吧,就有点难办。

在过去,等待秦金回信的两月之间,尤其是清闲的九月。自打接触了那几个佛朗机人后,李斌便开始了对海洋贸易的筹划。

任何生意,说简单点无非生产-运输-销售,三个环节。

最先被解决的,是运输。

有秦金这位南京坐堂兵部尚书在,小到长江水师、大到闽、浙水师,及南方各省都司、备御千户所...

李斌不能说单靠秦金一句命令,就能让这沿途大大小小的关防全部给自己放行。但直接放行不可以,见上一面、谈上两句的面子,李斌总能通过秦金要到吧?

而只要有了对话的机会,那剩下的不就是银子多寡的问题了吗?

真正的难点,出在生产与销售端的适配性上。

“佩德罗啊,你们与本官,这来来回回交涉也有许多次了。你们呢,来到我大明京师的时日也不算短了...”

“补发堪合的事,难,也不难。其问题的症结在于,你们要让我们的皇帝陛下看到给你们重发堪合的好处。”

从县衙内出来后,李斌叫上候在县衙外的佩德罗四人,再带上一队衙役,就这么一路溜达着走在街上。

看着街上的市肆烟火,李斌不紧不慢地说道:“我朝新皇陛下,与前朝皇帝陛下不同。些许的象牙、苏木等奇珍进献,最多也就令陛下开心那么一瞬。”

“请问大人,那我们要送些什么礼物给皇帝,才能让他真正感受到我们的善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