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惊鹊最后总结。
“此策非为牟利,旨在‘以富济教,以教哺民’。富者购书求功名,其银反哺基础教育;贫者抄书得生计习学问。涓涓细流汇成教化活水,若能推行全川,假以时日,必能使我蜀中人才辈出,文风大盛!此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业!”
一番话洋洋洒洒,听得王??眼中异彩连连。他浸淫官场多年,一听便知此策的精妙之处。
政治正确:高举“教化兴邦”、“公平教化”的大旗,完全符合朝廷导向和圣上心意。若成功,是巡抚任上扎扎实实的政绩!
可行性高:有现成的“试题”资源,有书坊运作,有明确的盈利模式和资金去向,非纸上谈兵。
利益捆绑:于景安和学政衙门是具体操盘手,姜惊鹊是实际推动者,而他王??作为支持者和受益人,目标一致,且他刚欠下人情,此刻支持顺理成章。
风险可控:由学政衙门主导,名正言顺。利润用于教化,账目清晰可查,不易授人以柄。即便有人眼红利润,有姜惊鹊的御赐宝刀和直奏之权震慑,也要掂量三分。
更重要的是,王??看到了其中蕴含的巨大政治资本!
一省文教若是因此大兴,教化之功直追古之贤臣,这将是何等耀眼的履历?入阁的呼声必将水涨船高!这比单纯的钱粮赋税更能彰显他的治才和眼光!
“妙!妙极!敏行真乃国士之才!”王??猛地一拍桌子,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此策思虑周详,体用兼备,深得经权之道!以商养学,以学哺民,化民成俗,功莫大焉!此非仅为蜀中一省计,实可为天下法!”他站起身,对着于景安和姜惊鹊郑重道:
“于学政,敏行!此事,本抚鼎力支持!学政衙门尽管放手去做,所需协调之处,无论涉及布政司钱粮额度驿站运输、抑或是与各府州县沟通,乃至安抚可能的非议,本抚一力承担!务必将此‘教化活水’引入全川,泽被苍生!此乃本抚任内头等教化大事!”
他这番表态,也彻底把姜惊鹊和于景安绑上了他的战车。
而在姜惊鹊看来,却是把王??绑上了自己的战车。
于景安亦是心潮澎湃,起身谢道:“下官必竭尽全力,不负中丞大人重托!”
姜惊鹊深施一礼:“学生代蜀中万千学子,谢中丞大人高义!”
宴席气氛达到高潮。
王??对姜惊鹊的欣赏已不加掩饰,频频举杯,酒酣耳热之际,王??借着几分酒意,凑近姜惊鹊,压低了声音。
“敏行啊,你前途不可限量。有句话,本抚不得不提醒你。”他顿了顿,“蜀王府……淑渝郡主之事,坊间传得沸沸扬扬,无论真假,对你清誉和前程,皆非益事,若你有意做郡主入幕之宾,就当老夫没说,只是做了郡马就不可再为官,可惜了你的才华……若是将来为官,与藩王走近更是不妥。”
王??的提醒是金玉良言。
姜惊鹊神色一正,肃然拱手:“学生谨记中丞大人教诲!定当慎之,远之。”
王??见他听进去了,欣慰地点点头,拍拍他的肩膀,不再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