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破冰之旅(2 / 2)

“他……好像有点不一样了。”徐卓远轻声说,像是对封瑶,又像是自言自语,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恍然。

封瑶伸出手,轻轻覆在他放在方向盘的手上,她的手心温暖而干燥。她侧头看着他,眼眸在车外路灯昏暗的光线下,闪烁着温柔而笃定的光芒:“不是他不一样了,阿远。是你不一样了。”

是你变得更强大了,更成熟了,所以才能以更平和、更有力量的方式去面对他。你让他看到了你的成长、你的担当和你的决心,而不仅仅是从前的叛逆和对抗。他看到的,是一个值得被平等对待的对话者。

徐卓远转过头,在车内昏暗的光线下,凝视着封瑶明亮的眼睛,那里映照着他的影子,也盛满了理解与支持。是啊,是他不一样了。重生带来的,不仅是弥补遗憾的机会,更是审视自我、打破桎梏、重塑自我的契机。他反手握住封瑶的手,十指紧扣,仿佛要从她那里汲取更多的力量和温暖,低声道:“瑶瑶,谢谢你。”谢谢你的陪伴,谢谢你的治愈,谢谢你让我有勇气打破与父亲之间的坚冰,谢谢你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

封瑶没有说话,只是将手指收得更紧了些,用无声的行动回应着他的感激与依赖。车窗外,城市的霓虹闪烁,照亮了他们前行的路,也仿佛预示着,一段新的关系,正在缓缓破冰启航。

---

与此同时,城市的另一隅,苏晴通过王师兄的牵线,顺利联系上了他的表弟李铭——那位目前正在“心桥”团队实习的大二学弟。

在学校咖啡厅暖黄色的灯光下见面时,李铭显得有些意外和拘谨,毕竟苏晴是学校里颇有名气的学姐。但很快,就在苏晴落落大方、循循善诱的引导下打开了话匣子。他确实对“心桥”项目了解颇深,言语间不乏对徐卓远技术能力的由衷佩服,以及对封瑶在团队中独特作用的肯定。

“封瑶学姐真的很厉害,”李铭推了推鼻梁上的黑框眼镜,语气带着技术男特有的实在和直接,“你别看她好像主要负责非技术部分,但她构建的那个用户心理动态模型和伦理安全框架,简直是‘心桥’的灵魂所在!有好几次,我们的算法在处理复杂情感语义时遇到了瓶颈,感觉走进了死胡同,都是她从一个意想不到的心理学或社会学角度给出了关键启发,让我们豁然开朗。而且,她人特别好,很有耐心,愿意倾听我们这些新人的想法,但涉及到核心伦理原则问题时,她又非常坚定,寸步不让……”

苏晴耐心地听着,脸上保持着恰到好处的微笑,心中却飞速地捕捉、分析着每一个关于封瑶的细节。从李铭朴实无华的描述中,一个专业能力突出、性格温柔而内核强大、极具同理心又原则分明的封瑶形象逐渐清晰、立体起来。这与她记忆中那个总是低着头、存在感稀薄、甚至有些畏缩的影子几乎无法重叠。这种巨大的反差,让她心中的疑团不仅没有消散,反而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

“听说他们团队前段时间还顶住了A大那边的压力?就是林浩教授带队那次?”苏晴端起咖啡杯,轻轻搅动着,状似无意地引出了这个话题,目光却留意着李铭的每一丝反应。

“对啊!”李铭立刻来了精神,音量都不自觉地提高了一些,带着与有荣焉的兴奋,“那可是林浩教授带队来的,场面一度非常紧张,火药味十足。不过徐学长和封学姐当时配合得太默契了!徐学长负责技术硬核应对,逻辑严密,无懈可击;封学姐则负责从理念和伦理层面进行阐述,格局宏大,直指核心。他们俩一刚一柔,一张一弛,直接把对方那些带着刁难意味的问题化解于无形,甚至反过来让对方开始反思自身技术的局限性。感觉他们俩……”他顿了顿,似乎在努力寻找合适的词汇,“有种特别深的、超越了普通合作关系的默契和信任,不像普通同学或者……嗯,刚在一起没多久的情侣。”

特别深的默契和信任,超越了普通情侣……苏晴的心跳莫名漏了一拍,握着咖啡杯的手指微微收紧。这让她再次清晰地回忆起了古塔前,封瑶看向她时,那异常笃定、急切甚至带着某种悲悯的警告眼神。那绝不是一个普通同学、甚至不是一个刚刚陷入热恋的女孩会有的眼神。

“他们……以前就认识吗?我是说,在组队之前,有没有什么交集?”苏晴按下心中的波澜,继续试探着问,试图找到这条异常时间线的起点。

李铭挠了挠头,努力回忆了一下:“这个我就不太清楚了。不过据我所知,他们都是一个学院的,但徐学长是风云人物,封学姐之前……嗯,比较低调,所以之前好像没什么公开的交集。‘心桥’项目组建后,他们才熟悉起来的。但是进展真的很快,感觉一下子就……嗯,认定彼此了,那种氛围,旁人看得分明。”

进展飞快,认定彼此,远超常人的、仿佛经年累月培养出的默契……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在苏晴敏锐的脑海中不断拼凑、组合,不仅没有解开谜团,反而让那份萦绕在她心头的“异常感”更加清晰、尖锐。她心中的好奇与探究欲,如同被投入滚烫的冷水,瞬间沸腾起来。她隐隐有一种强烈的直觉:封瑶和徐卓远之间,一定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至关重要的秘密。而这个秘密,或许就是解释所有“异常”——封瑶性格的巨变、她与徐卓远关系的飞速进展、她那未卜先知般的警告,甚至可能是徐卓远近期明显成熟起来的原因——的唯一钥匙。

她微笑着谢过李铭,起身离开咖啡厅时,心中已有了新的、明确的打算。她需要更接近他们,更细致、更近距离地观察。或许,可以从那个凝聚了他们所有心血、也似乎隐藏着某些线索的名为“心桥”的项目本身入手?如果它真的如此特别,承载了如此多的理念与情感,那么近距离接触它的诞生过程与核心团队,是否就能像解开一团乱麻般,找到线头,更接近那个隐藏在平静表象下的、可能关乎“重生”与“救赎”的惊人真相?

苏晴不知道,她的这番探究,正像一颗被命运之手悄然投入湖面的石子,虽然轻巧,落水无声,却已开始激起一圈圈注定无法平息、且会不断扩散的涟漪。而这些由好奇与直觉催生的涟漪,终将与徐卓远和封瑶努力维系、小心翼翼守护的那片暂时获得平静的湖面,产生不可预测的交集与碰撞。未来的轨迹,似乎在这一刻,又悄然偏转了一个微妙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