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 > 第116章 团队协作与情感纽带

第116章 团队协作与情感纽带(2 / 2)

-----

与此同时,城市的另一端,苏晴正坐在宿舍的书桌前,对着电脑屏幕上一份未完成的策划案,却有些心不在焉。从文昌古塔回来已经两天,但那块木板坠落时惊心动魄的画面,以及封瑶那张带着笃定警告意味、甚至夹杂着一丝恐惧的脸庞,始终在她脑海中盘旋不去,反复慢放。

她下意识点开封瑶的微信朋友圈,里面内容不多,大多是一些宁静的风景照、偶尔的读书笔记或观影感悟,以及一些隐晦的、关于珍惜、感恩与活在当下的句子。这与她记忆中那个总是低着头、沉默寡言、在集体活动中存在感极低、甚至有些畏缩的封瑶判若两人。现在的封瑶,身上有一种经历过巨大风雨后的通透与沉静,一种由内而外散发的温柔却不容小觑的力量。尤其是她看向徐卓远时的眼神,那种深刻的理解与羁绊,绝不是在短时间内能够建立起来的。

“未卜先知……或者说,是某种基于经验的、极其强烈的预感?”苏晴无意识地用指尖敲着桌面,喃喃自语。这太不寻常了。她试图用理性解释:除非封瑶有内部消息,知道古塔那个区域确实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但那种提醒的方式,那种急切的、不容置疑的关切,甚至带着一丝后怕的语气,更像是一种……亲身经历过的、刻骨铭心的恐惧?

一个大胆的、近乎荒谬的念头再次划过苏晴的脑海——难道封瑶经历过类似的事情?或者,她“知道”会发生什么?这个想法让她自己都吓了一跳,觉得是不是悬疑小说看多了。她甩甩头,试图将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抛开,但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便悄然生根。

就在这时,她的手机响了一声,是摄影师王师兄发来的消息。

“王师兄”:小晴,古塔拍的那组照片后期差不多了,有几张我觉得特别有感觉,尤其是逆光那张,氛围感绝了,发你看看原片。另外,有件事不知道当讲不当讲……我有个表弟,也在你们学校,读计算机系大三,好像跟你那个朋友封瑶是一个学院的。前两天家庭聚会偶然听他提起,他们学院有个挺轰动的创业项目叫‘心桥’,杀进了全国决赛,负责人之一就是徐卓远,封瑶也是核心成员。他说这个项目最近风头很劲,技术很硬核,连隔壁A大那个很有名的‘智学助手’团队都专门来“交流”过,貌似还起了点冲突,不过‘心桥’团队应对得非常漂亮。

苏晴看着这条信息,眼神微动,心中的好奇更加旺盛。王师兄的表弟……李铭?她好像有点印象,一个挺活跃的技术男。这或许是一个了解封瑶现状和那个“心桥”项目的窗口?她并非出于窥探隐私的恶意,而是那股强烈的好奇心与直觉,以及一种难以言喻的、想要接近真相的冲动,驱使着她想要解开封瑶身上的谜团。她总觉得,封瑶的惊人变化,以及那种奇异的、仿佛能预知危险的直觉,背后一定隐藏着某个重要的、不为人知的秘密。而这个秘密,或许正是解释她和徐卓远之间那种远超同龄人的、深刻到不可思议的羁绊的关键。

她回复王师兄:“谢谢师兄,照片等下好好欣赏!你表弟是叫李铭吗?能方便介绍一下他的联系方式吗?我对他们那个“心桥”项目还挺感兴趣的,想了解一下,说不定以后我们社团活动可以请他们来做个分享呢。”

一条新的人物关系线,随着苏晴的探究之心,悄然延伸开来。她不知道,这条线将会牵引出怎样的故事,是会更接近真相,还是会卷入更复杂的漩涡?但命运的涟漪,已然因为她这份执着的好奇心,开始以更快的速度扩散开来。

---

(扩写内容:强化回家前的紧张氛围与内心建设)

夜晚,徐家别墅外。

徐卓远将车平稳地停在熟悉的车位上,却没有立刻下车。他透过车窗望着那栋熟悉又陌生的、在夜色中灯火通明的房子,深深吸了一口气,握着方向盘的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这里承载了他太多压抑的回忆,每一次归来,都像是奔赴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父亲的审视、沉默的期望、还有那些无法达成共识的争论,都曾让他感到窒息。

封瑶没有说话,没有催促,也没有给出过多的安慰话语。她只是静静地陪着他,感受着他细微的情绪变化,等待他自己调整好呼吸与心态。她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支持。

片刻后,徐卓远转过头,对上封瑶鼓励而温柔的目光,那双清澈的眼眸里盛满了理解与信任,仿佛在说“无论如何,我在这里”。他胸腔里那颗有些纷乱、加速跳动的心,渐渐安定下来。他解开安全带,动作恢复了平日的沉稳,声音也坚定了许多:“我们进去吧。”

无论即将面对的是什么,是狂风暴雨还是冷硬的沉默,他不再是孤身一人。他的锚点,就在身边。而这一次,他选择主动去沟通,去表达,去为自己选择的道路争取理解,而非对抗或逃避。这是他成长路上,必须跨越的一步,也是为了他和封瑶共同的未来,必须扫清的障碍之一。他握紧了封瑶的手,一起推开了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