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锦凰深宫谋 > 第318章 医道惠民

第318章 医道惠民(1 / 2)

南疆的战事如同投入池中的巨石,在朝堂与后宫都激起了层层波澜。

沈清辞坐镇临时辟出的偏殿,化身成为庞大战争机器最核心的调度枢纽之一。每日,户部的钱粮报表、工部的军械清单、兵部的驿马调度、太医院的药材奏请,如同流水般汇入,又经由她清晰果断的指令,化作源源不断的物资,驰援烽火连天的西南边陲。

连日殚精竭虑,沈清辞虽精神尚可,但孕期的疲惫终究难以完全掩饰。萧景琰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但凡得空,必会亲至偏殿探望,或是强制她休息片刻,或是亲手端上参汤。

这日午后,沈清辞正与太医令及几位户部、工部郎中商议一批紧急调往南疆的解毒药材包装与运输事宜,以确保药效在漫长的旅途中不至受损。萧景琰悄然步入,并未打扰,只是静静站在一旁聆听。

只见沈清辞指着太医院呈上的药包样品,柳眉微蹙:“此等油纸包裹,于京城尚可,但南疆路途遥远,多雨潮湿,恐难保证药材干燥。需用加厚的蜡纸,外加木箱,箱内衬以吸湿的石灰包。成本虽增,但事关将士性命,不容有失。”

太医令面露难色:“娘娘,蜡纸与木箱制备需时,且成本高昂,如此大批量……”

“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法。”沈清辞语气坚定,“传令将作监,暂停部分非紧急用品的制作,全力赶制药用蜡纸与木箱。户部,由此产生的额外费用,从内帑先行支取,日后由兵部药械款项补还。”她顿了顿,看向众人,“诸位大人,前线将士在浴血奋战,我等在后方,若因些许银钱或周折,致使救命的药材失效,岂非愧对将士,愧对陛下?”

她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与悲悯情怀,让在场官员无不肃然,纷纷躬身领命:“臣等谨遵娘娘懿旨,必当尽心竭力!”

待众人退下,萧景琰才走上前,扶住正要起身的沈清辞,叹道:“辛苦你了,清辞。若非有你,朕真不知要耗费多少心神在此等琐碎却又至关重要的事务上。”

沈清辞靠着他手臂支撑了一下有些酸软的腰,微微一笑:“陛下言重了,此乃臣妾分内之事。只是……”她目光扫过案几上堆积的文书,尤其是太医院那些关于南疆瘴疠、毒虫以及可能出现的疫病防治方案,脑中一个念头愈发清晰。

“陛下,臣妾近日处理南疆医药事宜,深有感触。军中尚且有医药短缺、运输不便之忧,何况民间百姓?一场时疫,一次意外伤病,便可能让一个家庭陷入绝境。我大靖疆域万里,仅靠民间郎中和游方医者,实在力有未逮。”

萧景琰闻言,也收敛了笑容,正色道:“朕亦知此乃民生疾苦之一。然则,广设官医,耗资巨大,且良医难寻,非一日之功。”

“陛下,或许不必一步到位。”沈清辞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臣妾有一策,或可徐徐图之。可否借此次为南疆大军筹备药材、培训医官之机,在各地州府,先行试点设立‘官办惠民药局’?”

“惠民药局?”萧景琰若有所思。

“正是。”沈清辞详细阐述道,“此药局不似太医院专司宫廷与官员,而是面向寻常百姓。初期,可由朝廷拨付部分基础款项,选址设在州府治所。药局主要做三件事:其一,以相对平价出售由太医院统一核定方剂、官营药坊制作的常用成药,如治疗风寒、腹泻、跌打损伤的丸散膏丹,确保药材真、剂量准;其二,聘请当地有名望、有医德的坐堂医,为贫苦百姓提供低廉甚至免费的诊症服务;其三,储备部分应对时疫的药材,一旦地方有疫情苗头,可迅速响应。”

她看着萧景琰,语气恳切:“成药可由朝廷统一制作,降低成本,也便于管理。坐堂医的聘请,可由地方官与当地杏林学会共同举荐,确保医德。至于方剂来源……”她略一沉吟,“臣妾愿将《楚门医案》中,一些经过验证、适用于常见病且不涉及核心秘传的方剂,以及宫中一些效果卓着的良方,整理出来,交由太医院刊印成册,发往各地惠民药局,供医官参考使用。如此,既可惠泽百姓,亦能规范地方医药,更可……收聚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