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锦凰深宫谋 > 第124章 帝妃定计惑真龙

第124章 帝妃定计惑真龙(1 / 2)

清虚观的线索如同一把钥匙,插入了错综复杂的锁芯,虽未完全扭转局面,却让萧景琰和沈清辞看清了迷雾后的轮廓。坤宁宫、暖玉簪、兰心、常嬷嬷、清虚观……这些散落的点,正被一条无形的线串联起来,而线的另一端,牢牢握在深居简出的皇后手中。

暗卫已奉命潜入落霞山,对清虚观进行严密监视。然而,道观看似平静,香客稀少,道士们作息规律,一时难以探得核心机密。萧景琰深知,对付皇后这等心思缜密、经营多年的对手,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更要主动创造时机,引蛇出洞。

这日晚膳后,萧景琰再次来到永寿宫。太子萧允翊经过几日调养,气色红润了许多,正缠着沈清辞玩九连环,清脆的笑声驱散了宫殿深处的几分阴霾。萧景琰看着儿子天真无邪的脸庞,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柔情,随即被更深沉的忧虑取代。允翊是国本,更是他的软肋。皇后若真有异心,允翊留在宫中,尤其是仍在坤宁宫名义上的庇护下,终究是隐患。

沈清辞见萧景琰神色凝重,便让赵婉如将太子带下去洗漱安歇。殿内只剩下帝妃二人,烛火将他们的影子投在墙壁上,微微摇曳。

“清辞,”萧景琰开门见山,声音低沉,“清虚观那边尚无突破性进展,兰心口风甚紧,皇后更是稳坐钓鱼台。我们不能再被动等下去了。”

沈清辞为他斟上一杯热茶,轻声道:“陛下可是有了决断?”

萧景琰接过茶盏,并未饮用,指腹摩挲着温热的瓷壁:“允翊不能再留在宫里了。”

沈清辞心下一凛,虽然早有预感,但亲耳听到皇帝说出,仍是感到一股巨大的压力。将太子迁出宫,非同小可,势必引起朝野震动,更会彻底激化与皇后的矛盾。

“陛下的意思是……”

“朕思虑再三,”萧景琰目光锐利,“皇后之所以能如此从容,皆因允翊尚在宫中,她无论作为生母还是中宫,都有太多可以插手干预的理由和机会。唯有让允翊彻底脱离她的视线和控制,让她感到不安,让她觉得计划可能生变,她才会有所行动,我们才能找到破绽。”

他顿了顿,继续道:“朕决定,以太子此次受惊过度,需要绝对清净、远离宫廷喧嚣为由,明日早朝便下旨,送太子前往西郊‘澄心园’静养。澄心园是皇家别苑,守卫森严,环境清幽,且远离京城是非之地,名正言顺。”

沈清辞立刻明白了皇帝的意图。澄心园虽仍是皇家园林,但已出宫禁,控制权完全掌握在皇帝手中。此举一来可真正保护太子安全,二来便是要向皇后释放一个明确的信号:皇帝已不再信任她能护佑太子,甚至可能已经察觉到了什么。这无疑是一步险棋,会迫使皇后做出反应。

“陛下此计甚妙。”沈清辞沉吟道,“只是……理由虽充分,但骤然将太子送离皇宫,皇后娘娘乃至前朝,恐怕都会有所疑虑和反对。尤其是皇后娘娘,她若以母子情深、不舍分离为由强行阻拦,或是要求陪同前往,该如何应对?”

萧景琰眼中闪过一丝冷芒:“朕意已决,无人能阻。至于皇后……朕会亲自去坤宁宫与她说明。她若识趣,便该知道此刻以退为进才是上策。若她真敢强行阻拦或要求陪同,那便是做贼心虚,不打自招!”他看向沈清辞,语气缓和了些,“只是,允翊离宫,身边必须要有绝对可靠之人照料。朕思来想去,唯有交给你,朕方能安心。”

沈清辞起身,郑重行礼:“陛下信任,臣妾铭感五内。臣妾定当竭尽全力,护佑太子周全,绝不负陛下所托。”她知道,这不仅是一份信任,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太子的安危,将系于她一身。

“朕知你定然如此。”萧景琰扶起她,两人目光交汇,无需多言,已明了彼此心意。这是一种在风雨同舟中形成的默契与信任。

“不过,”萧景琰话锋一转,眼中闪过一丝算计,“单单将允翊送走,或许还不够。皇后心思深沉,未必会立刻自乱阵脚。我们还需……再给她加一把火。”

“陛下的意思是?”

“明日朕去坤宁宫,除了告知太子离宫之事,还会向她透露另一个消息。”萧景琰压低声音,“朕会告诉她,暗卫在追查兰心下落时,似乎找到了常嬷嬷的一些线索,或许与京郊某处道观有关,朕已命人加紧追查。”

沈清辞眸光一闪:“陛下是要……打草惊蛇?”

“不错!”萧景琰嘴角勾起一丝冷冽的弧度,“常嬷嬷是她心腹,清虚观是她的据点。朕故意透露模糊线索,她必然心惊,会急于确认常嬷嬷是否真的留下了把柄,清虚观是否已经暴露。只要她有所行动,无论是派人去道观通风报信,还是清理痕迹,都逃不过朕暗卫的眼睛!这便是引蛇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