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殿内
大唐内阁大臣纷纷站在墙壁上的大楚疆域图,也陷入沉思。
旁边
大唐锦衣卫指挥使陈野,站在一旁汇报着锦衣卫调查来的情报情况。
不过因为锦衣卫刚刚组建,所以关于南方的情报也少的可怜。
黄渊、徐良等内阁大臣听到李浩提出的问题,彼此交换着眼神,面上满是思索之色。
毕竟按照常理,前楚京城被攻破,宗室被灭。
前楚南方那些藩王即便不为故主复仇,也应打着勤王讨逆的旗号,争夺大义名分和实际利益。
可南方的前楚藩王们,除了最初一些不痛不痒的檄文外,竟真的按兵不动,这确实反常。
就连原本按照计划,南方组建的几大勤王大军,竟然在听到大楚皇帝萧行昇生和靖王身死的消息后,纷纷撤回南方。
李浩走到巨大的大楚疆域图前,目光扫过南方广袤的区域。
那里标注着几个显赫的藩王封地。
坐拥江南富庶之地的福王萧景琰,掌控岭南及部分西南的桂王萧景宏,盘踞江浙之地,拥有水师的浙王萧景年,以及地处西南,拥有云川贵三地蜀王萧景乾。
这些几个大藩王,按照辈分来说,都是前楚皇帝萧行昇的叔叔。
“福王、桂王、浙王、蜀王。”李浩手指点着这几大藩王的名字和封地,眉头紧皱。
“按照现有的情报来看,这几大藩王麾下的兵力加起来,起码有四五十万,钱粮更是无数,可他们竟然对咱们占据京城一点反应都没有,这也太不符合常理了?”
“诸位爱卿,你们说说这些人脑子里,到底怎么想的?”
毕竟要是换着李浩自己。
要是他是前楚藩王的话,定然率军北伐,抢夺这名正言顺的道德制高点,凝聚人心。
那你做出北伐的姿态,让其他藩王嘴上挑不出任何毛病,争夺这大义名名份。
身为首辅,已经年过五旬的黄渊,此时沉吟片刻率先开口。
“监国殿下,老臣以为,南方诸藩并非不想北上,而是不能,亦或是不敢先动。”
“哦?细细说来。”李浩闻言面上一愣,转身看向黄渊。
“监国殿下。”黄渊整理着思路,缓缓继续说道,“这几大藩王名分未定,互相牵制。前楚皇帝萧行昇身死,却没有留有子嗣在世,那么他们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的大楚皇帝。“
对于萧行昇的儿子失足落水溺亡,在场众人纷纷心里有数,自然不会捅破这层窗户纸。
“而南方的福王血缘最近,桂王母族势大,在南方根基深厚,这两人和咱们相隔甚远,根本没有动力,也没有理由和咱们死磕。反正有什么危险的话,手握重兵,又有长江水师的浙王和蜀王先在他们面前顶着。”
“同样道理,浙王和蜀王也害怕他们派兵北伐,被他们身后的福王和桂王抄了后路。”一旁的大唐次辅徐良接过话头,继续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