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逆流60年代 > 第363章 被窥视的感觉纸条传讯

第363章 被窥视的感觉纸条传讯(1 / 2)

那场由系统强制、药物催化的“任务”,留给萧亚轩的不仅是心理上更深的复杂烙印,还有身体上切实的不适。腰部难以启齿的酸胀与隐隐作痛,让她在公寓里足不出户地休整了两天。期间,她谢绝了所有社交邀约,只靠着空间里取出的食物和管家送来的餐点度日,大部分时间都蜷在沙发里,望着维港发呆,或者强迫自己阅读那些经济学书籍,试图用思维的疲惫掩盖身体和内心的双重不适。

直到第三天,感觉身体基本恢复,那种被窥视于牢笼中的窒息感促使她必须出门。她需要回到那个“萧亚轩”应该在的轨道上,用外界的繁华与忙碌,冲淡内心那片无法言说的泥泞。

她驾驶着劳斯莱斯银影,驶出了半山区。初时,她并未留意。香港街道车水马龙,相似的车辆川流不息。她先是去了一趟中环的汇丰银行处理一些账务,随后又打算去铜锣湾新开的一家精品店看看。

然而,当她从汇丰银行的地下停车场驶出,汇入皇后大道中的车流时,一种微妙的直觉,如同细小的冰刺,轻轻扎了她一下。她从后视镜里,注意到了一辆黑色的福特轿车。车型普通,在香港街头很常见,像是比较老款的500型号,毫不起眼。

起初,她并未在意。但当她拐向湾仔方向时,那辆黑色福特依旧不近不远地跟在后面。或许是巧合,同路而已。她试着在靠近湾仔码头的一个路口,故意放慢车速,错过了绿灯,停在了停止线前。那辆福特也缓缓停在了她后面隔着一辆车的位置。

红灯转绿,她加速驶过,刻意在下一个路口选择了原本并不需要右转的道路,开向了跑马地方向。透过后视镜,她的心微微沉了下去——那辆黑色福特,依旧如同跗骨之蛆,在车流中巧妙地变换着车道,保持着跟踪距离。

不是巧合。

一种冰冷的寒意顺着脊椎悄然爬升。她握紧了方向盘,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脑海中,瞬间闪过廖奎曾经在空间里,结合那些平行世界特种兵技能,教导过她和谢薇的一些关于反侦察、车辆跟踪与摆脱的基本要点。当时只觉得像是听天书,从未想过会在香港这繁华之地真正用上。

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没有惊慌失措地猛踩油门,那样只会打草惊蛇。她保持着正常车速,大脑飞速运转。她运用廖奎教导的技巧,努力通过后视镜观察那辆福特的车牌。号码被她默默记下——HK-9743。但她心里清楚,这种用于跟踪的车辆,车牌极有可能是伪造的。

趁着一次并线的机会,她稍微调整角度,终于看清了车内的情况。驾驶座和副驾驶座上坐着两名男子,都是华人面孔,穿着普通的夹克或衬衫,看上去与寻常市民无异。但他们的眼神,隔着一段距离和车窗,依然能感觉到一种与周遭松弛氛围格格不入的锐利与专注。他们并不交谈,只是沉默地盯着她的车。

是谁?

港英政府政治部?对她这个突然冒出来的、拥有巨额“遗产”的“英籍”人士产生了怀疑?

商业竞争对手?她尚未开始真正投资,似乎谈不上。

或是……更复杂的势力?与内地有关?还是香港本地的黑帮,盯上了她这个看似独居的富家女?

无数个念头在她脑中翻涌,每一个都让人不寒而栗。

她没有试图甩掉他们——在车流密集的市区,以她的驾驶技术,贸然尝试高风险摆脱动作,很可能适得其反,甚至引发事故。她只是按照原定计划,将车开到了铜锣湾那家精品店,在路旁合法的停车位停好车,然后状若无事地走进店里,仿佛对身后的跟踪毫无察觉。

在店里,她借着浏览商品的间隙,透过橱窗玻璃向外望去。那辆黑色的福特果然在不远处的街角停了下来,如同潜伏的猎豹,安静地等待着。

萧亚轩的心,彻底沉了下去。香港,这片她苦心经营、视为退路与基地的繁华之地,似乎也并非绝对安全。一种无形的、充满恶意的网,似乎正在从四面八方悄然收紧。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维持着“萧亚轩”应有的从容与镇定,但心底那根紧绷的弦,却发出了更加尖锐的嗡鸣。

香港公寓内的被窥视感,如同阴云般挥之不去。萧亚轩强迫自己维持着表面的镇定,完成了在铜锣湾精品店的浏览,甚至购买了一条丝巾作为掩饰,然后驾车返回半山区。那辆黑色福特依旧若即若离地跟随着,直到她的车驶入公寓楼下的专属车道,那辆车才在路口消失。

回到空旷安静的公寓,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立无援感瞬间将她淹没。她不再是那个只需面对政治风暴和自然严酷的萧雅姿,而是在这看似繁华安全的香港,陷入了另一种更为诡谲难测的危险之中。

唯一的依靠,只剩下那跨越时空的连接。

她立刻进入系统空间,直接出现在三层阁楼的书房里。心脏还在因为紧张和后怕而微微加速跳动。她铺开一张便签,拿起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用最清晰简练的语言,将刚才的经历记录下来。

“今日外出,发觉被跟踪。车辆:黑色福特轿车(老款,似500),车牌HK-9743(可能伪造)。车内两名华人男子,普通衣着,眼神锐利。从中环汇丰开始,途经湾仔、铜锣湾,直至我返回公寓楼下。曾尝试绕路,对方跟梢技术熟练,未能摆脱。”

写到这里,她笔尖顿了顿,回忆起那两人毫不掩饰的盯视风格,与廖奎曾经分析过的各种势力行为模式进行对比。她补充写道:

“感觉不像是官方的人(如政治部),其行事更为张狂,更像……本地地头蛇的手段。”

最后,她落款只有一个简单的“轩”字,然后将纸条压在了书桌最显眼的位置。做完这一切,她深吸一口气,离开了空间。她能做的已经做了,剩下的,是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