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比“晨曦露”更为显着和直接。浆果带来的瞬间活力与茶叶带来的宁静通透,形成了奇妙的互补。
向太放下茶杯,看向萧亚轩的目光已经完全不同了。那里面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感激和一种真正将对方视为“自己人”的亲昵与信赖。
“亚轩……”向太的声音带着一丝动容,“这等好东西,你……你竟舍得拿来与我分享。”她轻轻拍了拍萧亚轩的手背,“这份情谊,我记在心里了。”
这一次的赠予,不再仅仅是维持人脉的社交策略。那浆果与茶叶立竿见影的非凡效果,以及萧亚轩所描述的其背后蕴含的“家族记忆”与“荒野机缘”,彻底打动了向太。她不再仅仅将萧亚轩视为一个值得交往、手握秘方的神秘名媛,而是真正视作了可以分享最私密好物的、地位平等的“密友”。
这来自系统空间山野的珍品,以其无可辩驳的效力,为萧亚轩赢得了一份在浮华香港极为珍贵的、真正意义上的顶级圈层的友谊与信任。这条通过稀有资源编织的纽带,变得愈发牢固而隐秘。
浅水湾赠予的山野珍品,如同最后一道精巧的密钥,彻底开启了通往香港顶尖核心圈子的大门。这份源于系统空间的、无法用金钱衡量的馈赠,所换回的,是向太毫无保留的认可与提携。
第二天午后,向太亲自致电萧亚轩,语气亲切而正式:“亚轩,下周我在家里办一个小型的慈善筹款晚宴,是为了保良局募捐。你也知道,保良局一直致力于扶危济困,是桩功德。到时候会有些朋友过来,你若得空,一定要来。”
保良局。萧亚轩对这个名字并不陌生,这是香港历史极为悠久、声誉卓着的慈善机构。而由向家这等体量的家族亲自举办的慈善晚宴,其意义远不止于募捐本身,更是向氏家族社交实力与人脉网络的集中展示,是香港上流社会展示财富、地位与“善心”,并巩固、拓展关系的重要场合。收到这份邀请,意味着她真正被接纳进了这个金字塔顶端的圈子。
“向太您太客气了,这是积德行善的好事,我一定准时到。”萧亚轩语气诚挚地应允。
晚宴当晚,向氏浅水湾别墅灯火通明,衣香鬓影。与之前参加的女士午餐会或小型茶聚不同,此次晚宴规模更大,宾客中不乏许多颇具分量的男士,气氛也更显正式与隆重。
萧亚轩穿着一身系统奖励的、剪裁极致的宝蓝色缎面长裙,颈间佩戴着那套红宝石项链,低调中尽显华贵。她挽着精致的手包,从容地步入宴会厅。向太见到她,立刻亲热地迎上来,挽住她的手臂,亲自为她引荐几位至关重要的客人。
“亚轩,这位是赵生,我先生生意上的老朋友,也是目前地产界风头正劲的人物。”一位身材微胖、笑容和煦但眼神锐利的中年男子微笑着与萧亚轩握手。
“赵生,久仰。”萧亚轩微笑致意,不卑不亢。
“这位是钱太,她先生执掌的‘隆泰证券’在行内可是名声赫赫。”向太又指向一位穿着香奈儿套装、气质干练的女士。
“钱太,您好。”萧亚轩与她交换了一个彼此打量的眼神,空气中弥漫着对等身份的认可。
最后,向太引荐了一位气质沉静、戴着金丝眼镜的女士:“这位是陈太,她先生是御用大律师,与港府许多要员都相熟。”
“陈太。”萧亚轩颔首,心中明了,这位夫人背后所代表的,是紧密连接着殖民政府权力的法律界力量。
地产巨贾、金融翘楚、法律权威的眷属……向太几乎是将自己核心人脉网络中,掌握着香港经济命脉与部分政治资源的关键节点,一一引荐给了萧亚轩。这份提携,意义深远。
在随后的募捐环节,萧亚轩并未如某些急于表现的暴发户那般一掷千金,她斟酌着,捐出了一笔足够体面、彰显爱心与社会责任感,却又不会过于扎眼、引人过度探究的数额。支票递出时,她姿态谦和,仿佛只是尽了应尽的义务。
整个晚宴,萧亚轩的言谈始终得体。她并不刻意卖弄学识,但在与赵生谈及英国近期地产趋势时,能引用程女士授课中的些许观点;与钱太聊起欧美股市波动时,也能基于《南华早报》的信息提出一两个不失水准的疑问;与陈太交流时,则更多地展现出对艺术和文化的见解。她的“英国背景”和“世家教养”在这种场合成为了最好的润滑剂和光环,让她与这些顶尖人物交流时,毫无局促之感。
她成功地扮演了一个有背景、有品味、有爱心、又不失智慧的富家千金形象。她不再仅仅是“手握秘方的萧小姐”,而是成为了这个掌握香港经济脉搏的核心圈子里,一个被初步接纳、值得关注的新面孔。
晚宴结束时,向太亲自将萧亚轩送到门口,握着她的手,低声道:“亚轩,今天表现得很好。以后这样的场合会越来越多,慢慢来。”
坐进劳斯莱斯银影里,萧亚轩看着窗外流逝的霓虹。她知道,这把通往香港顶级圈子的钥匙,她已经牢牢握在了手中。这不仅仅是为了维持“萧亚轩”的身份,更是为了在那未知的、可能需要的未来,为远在北大荒的亲人,多预备一条或许能借力的途径。慈善晚宴的灯火渐渐远去,而她在这座城市的根,却在这一夜,扎得更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