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逆流60年代 > 第346章 暗处的关注

第346章 暗处的关注(1 / 2)

北大荒的冬日,天空总是铅灰色的,仿佛一块浸透了冰水的厚重毡布,沉沉地压在头顶,让人喘不过气。第七农场就蜷缩在这片无垠的白色与灰色之间,像一枚被遗忘在冻土上的棋子。然而,近些日子,一种比严寒更刺骨的紧张感,正悄无声息地在这片土地上蔓延。

廖奎的神经始终如同绷紧的弓弦。系统的强化和特种兵的素养,让他对环境的感知远超常人。他注意到,农场外围那些原本只有风雪和野兽足迹的荒野,多了些不该存在的东西。

那是在巡查最边缘的猪号时发生的。他正弯腰检查一处被风雪吹得有些松动的防风草帘,眼角的余光敏锐地捕捉到远处枯木林边缘,一个模糊的黑影极快地缩回树干后。动作迅捷,绝非野兽,更不像在自家地盘上劳作的农工。那身影带着一种刻意的隐蔽和窥探的意味。

起初,他以为是错觉,或许是巡逻的士兵变换了路线。但接下来的几天,类似的“错觉”接二连三地出现。有时是在夕阳低垂,光线晦暗不明时,远处山脊的雪线上会突兀地闪过一个极其微小的光点,瞬间即逝,像是某种玻璃或金属制品反射了最后一点天光——那是望远镜或枪械瞄准镜的特征。尽管距离遥远,但【危机预警】带来的那种如同芒刺在背的感觉,让廖奎瞬间就能确定,那不是自然现象,而是充满敌意的窥视。

这些陌生的、幽灵般的身影,不再只是臆测。他们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鬣狗,在农场看不见的边界之外逡巡,耐心而贪婪地寻找着缝隙。

与之针锋相对的,是雷连长手下那个军人加强连的反应。变化是显而易见的,甚至带着一种临战前的肃杀。

巡逻的频次和范围陡然增加。原本相对固定的路线被打乱,变成了多小组、不定时、无规律的交叉巡弋。士兵们不再仅仅是背着步枪行走,他们的眼神更加锐利,行进时身体微微前倾,保持着随时可以投入战斗的姿态。呵出的白气都仿佛带着火药味。

更引人注目的是军犬的加入。几条体型高大、毛色黑亮的狼狗出现在巡逻队中,它们适应了严寒,吐着猩红的舌头,鼻翼不断翕动,在雪地里仔细分辨着每一丝陌生的气味。它们的耳朵机警地竖着,偶尔会停下脚步,对着某个方向发出低沉而充满威胁的“呜呜”声,牵引它们的士兵则会立刻警惕起来,持枪指向那个方向。军犬的出现,意味着防范的重点已经从一般的警戒,转向了反渗透、反侦察和追踪。

夜晚不再宁静。凄厉的风声中,开始混杂军犬短促激烈的吠叫,士兵们压低嗓音的急促交流,以及沉重军靴踩碎积雪冰壳的“嘎吱”声。设置在岗楼和关键位置的探照灯也变得更加活跃,巨大的光柱不再是静态地照射某个区域,而是如同restless的巨兽之眼,一遍遍扫过农场外围广袤的黑暗地带,枯树林、积雪的洼地、冰冻的河沟,任何一点异动在强光下都无所遁形。光影交错间,营造出一种令人窒息的、被严密监视的氛围。

这种外部的压力,如同不断上涨的潮水,很快就漫延渗透到了农场内部。

一个阴沉的下午,高音喇叭刺耳的电流杂音后,传来了场部文书那缺乏起伏、却字字千钧的广播通知:

“全体职工家属注意!全体职工家属注意!,坚决打击一切敌特分子的破坏活动,确保我农场安全稳定,现要求各科室、各生产队,立即对本单位所有在册人员、家属以及临时务工人员进行一次彻底的、无死角的统计核查!务必做到人头清楚,来历明白,动向可控!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必须亲自抓,负总责,提高革命警惕,加强内部人员管理和教育!发现任何可疑人员、可疑情况,必须立即向保卫科报告,不得延误,不得隐瞒!再广播一遍……”

广播声冰冷而强硬,在空旷的家属区和田野上空反复回荡,钻进每一间低矮的土坯房,敲打着每一个人的耳膜和心脏。

畜牧科办公室里,张振山手里捏着刚刚送来的、还带着油墨味的统计表格,眉头紧锁,脸上的皱纹仿佛一夜之间又深了几分。他抬眼看了看正在角落里默默擦拭兽医器械的廖奎,叹了口气,声音里带着疲惫和无奈:“廖奎,你也听到了。这事……唉,抓紧把咱们科的人再仔细捋一遍,韩志刚,还有那几个知青,背景材料都再核对核对,别出岔子。这年头……”

廖奎放下手中的器械,平静地走过去接过表格,应了一声:“明白,科长。”

他的目光扫过表格上那些熟悉的名字,心中却是一片冷肃。这不仅仅是简单的人员统计,这是一次内部筛查,一道无形的界限正在被划出。它传递的信号再清晰不过:威胁不仅来自外部冰雪覆盖的荒野,也可能潜藏在身边看似熟悉的面孔之中。上面已经认定,局势严峻到了必须“清理门户”以防万一的地步。

无形的压力从四面八方合围而来。外有身份不明、充满敌意的窥探者,内有不断加强的军事管控和日益严苛的内部审查。整个第七农场,仿佛一个被逐渐抽紧袋口的麻袋,空气越来越稀薄,气氛越来越压抑。每个人都隐约感觉到,有什么巨大的、危险的事情正在酝酿,如同地层深处积聚的能量,不知何时就会猛烈爆发。

晚上,回到冰冷透骨的土坯房,廖奎将门窗仔细检查了一遍,才压低声音,将白天观察到的一切和场部的通知告诉了谢薇。

谢薇听着,脸色渐渐变得苍白,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奎哥,他们……他们是在找特务?还是……真的要打起来了?”

廖奎走到窗前,透过窗纸上一个小小的缝隙,望向外面漆黑如墨、只有风声呜咽的夜空。他的目光仿佛要穿透这重重黑暗,看清黑龙江对岸正在发生的剧变。

“不清楚具体会怎样。”他的声音低沉得几乎融入夜色,“但对方在做战前侦察,我们在做临战准备,这是事实。两边都在不断加码,就像两个抵角较力的公牛,谁也不知道下一瞬间,谁的角会先刺穿对方的皮肉。”

他转过身,看着谢薇眼中无法掩饰的惊惧,走过去,将她微凉的手握在掌心:“别慌,我们早有准备。妈那边一切顺利,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底气。现在越是风声紧,我们越要稳住。不能有任何引人注目的举动,要像一滴水,彻底融入这片冰原。”

谢薇靠在他坚实的胸膛上,轻轻点了点头,但身体依旧有些僵硬。他们都明白,一旦边境那根紧绷的弦彻底崩断,现在这勉强维持的平静假象,将会在瞬间被撕得粉碎。他们所有的筹划和希望,都将被抛入最不可预测的惊涛骇浪之中。

暗处的关注已经变成了实质的威胁,冰冷的刀锋仿佛就悬在头顶。山雨欲来,黑云压城,第七农场的每一个人,都在这时代洪流的裹挟下,身不由己地滑向未知的、或许充满硝烟的未来。

北大荒的寒风依旧在窗外呼啸,卷起雪沫,拍打着畜牧科办公室那扇不算严实的木窗,发出“噗噗”的轻响。办公室里,煤油灯的光晕勉强驱散着一角昏暗,混合着干草、饲料和淡淡牲口气味的空气,似乎比往日更凝重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