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正在召开一场隆重的表彰大会,公开表彰在挫败敌特分子破坏阴谋、保卫八一联欢会安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主席台上,杨场长和雷连长并肩而坐,神情严肃而欣慰。张振山、保卫科长老陈等人也在台上就坐。
杨场长首先发言,他的声音通过扩音器传遍礼堂,带着劫后余生的感慨与激昂:“同志们!就在几天前,在我们欢庆建军节的时候,一小撮隐藏在暗处的阶级敌人,企图利用我们的大礼堂,制造一场骇人听闻的爆炸事件!他们的目的,就是要破坏我们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破坏我们亲如鱼水的军民关系!”
台下响起一阵压抑不住的惊呼和愤怒的议论声。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但真相披露出来,依然让人感到脊背发凉。
“但是!”杨场长话锋一转,声音陡然提高,充满了力量,“在组织的坚强领导下,在我们英勇的解放军同志和富有高度革命警惕性的农场职工共同努力下,敌人的阴谋被我们彻底粉碎了!”
他随即开始宣读表彰名单。
“在此次事件中,畜牧科职工廖奎同志、后勤仓库记录员谢薇同志,凭借高度的革命警惕性和强烈的责任心,在工作中发现了异常迹象,并及时向上级报告,为后续成功排除险情、抓获敌特分子赢得了宝贵时间,立下了首功!经场党委研究决定,授予廖奎、谢薇二位同志‘第七农场先进生产工作者’荣誉称号,并奖励现金一百元,以及布票、粮票、工业券等若干!”
热烈的掌声如同潮水般涌起,无数道目光聚焦到坐在前排的廖奎和谢薇身上。有敬佩,有羡慕,也有单纯的为农场避免了一场灾难而感到庆幸。
廖奎和谢薇在众人的注视下站起身,走到台前。他们穿着洗得发白的旧军便装和格子衬衫,面容平静,甚至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腼腆。从杨场长和雷连长手中接过那张鲜红的奖状和一个装着奖金票证的信封时,他们的手很稳,眼神清澈。
“谢谢组织,谢谢领导。”廖奎的声音沉稳。
“我们只是做了应该做的。”谢薇的补充温婉而得体。
两人再次鞠躬,在持续的掌声中走下台。这荣誉,如同一道耀眼的光环,瞬间加诸其身。它是一面护身符,证明了他们的“根正苗红”和对农场的忠诚,在一定时期内,能有效抵御许多潜在的恶意揣测和明枪暗箭。
接着,张振山以及参与行动的保卫科干事们荣获了集体嘉奖,雷连长亲自为他们颁发了奖状。
最后,雷连长走到话筒前。他身姿挺拔,目光扫过全场,声音洪亮而充满力量:“同志们!这次事件的胜利,充分说明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它展现了我们解放军保卫国家、保卫人民的坚定决心,也体现了第七农场广大职工极高的政治觉悟和扞卫国家安全的责任感!任何敢于与我们为敌、破坏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魑魅魍魉,都必将被我们粉碎!”
他的讲话再次引燃了全场的激情,掌声经久不息。
表彰大会在昂扬的气氛中结束。人们议论着、赞叹着散去,廖奎和谢薇的名字,在这一天,传遍了整个第七农场。
然而,在走出礼堂的人群中,并非所有人都怀着喜悦。某个角落里,一道阴冷的目光如同毒蛇般,死死地钉在廖奎和谢薇的背影上,尤其是他们手中那张刺眼的红色奖状。
周子强站在人群边缘,脸色铁青,嘴唇抿成一条直线。他虽然因查无实据(主要被利用)而被解除调查,但“思想觉悟不高,易被利用”的评价已经记录在案,之前积极营造的形象大打折扣。看着曾经被他视为对手、甚至试图陷害的廖奎和谢薇,此刻风光无限,接受着众人的赞誉和组织的嘉奖,一股难以言喻的、混合着挫败、羞辱和强烈嫉妒的毒火,在他心中疯狂燃烧。
这荣誉,非但没有让他收敛,反而像是一瓢热油,浇在了他本就扭曲的心火上。
廖奎和谢薇感受到了那如芒在背的目光,但他们没有回头。他们并肩走在回土坯房的路上,手中的奖状轻飘飘的,却又沉甸甸的。
“这奖状,是盾牌,也是靶子。”廖奎低声说。
“嗯,”谢薇轻轻点头,将奖状小心地卷好,“以后,更要处处留心。”
荣誉加身,并未让他们冲昏头脑,反而让他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未来的路,或许并不会因为这次立功而变得平坦,潜藏在暗处的恶意,可能因此变得更加隐蔽和危险。周子强那淬毒的目光,便是明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