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逆流60年代 > 第265章 身份的遐想与山雨欲来

第265章 身份的遐想与山雨欲来(2 / 2)

与李香兰的关系,在谢薇持之以恒的、小心翼翼的善意下,终于取得了艰难的突破。那扇紧闭的门开启了一条缝隙,透露出她能定期前往西头劳改点送东西的重要信息。这条线虽然纤细脆弱,充满了不确定性,却像在密不透风的墙上,凿开了一个极小的窥孔,让他们看到了未来或许能利用的一丝微光——无论是为了了解父亲更具体的处境,还是为那个遥不可及的、为母亲制造身份的计划,埋下了一粒几乎看不见的种子。

而最大的变数,来自于那支突然入驻的加强连。他们打着支援生产的旗号,行动却处处透着与农场面貌格格不入的警惕与规整。他们对西头和林区方向的格外关注,对农场人员档案的调阅核查,都像是一张不断收紧的无形之网,让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都感到了莫名的压力。那个神秘邻居高飞与连长之间无声的眼神交流,更是为这支连队的真实目的,蒙上了一层更加厚重的迷雾。

所有这些线索——内部潜在的敌人(周子强),可能的信息渠道(李香兰),强大的外部监视力量(军人连队),以及长远的救赎目标(母亲的身份)——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不断交织、碰撞、发酵,最终汇聚成一股潜藏在平静表象下的巨大暗流。

廖奎和谢薇清晰地感觉到,他们正站在一个新的风暴眼边缘。上一次风暴,他们侥幸利用规则和系统,险之又险地渡过了。而下一场风暴,规模可能更大,波及范围可能更广,形势也可能更加复杂难测。

他们必须更加小心,如同在雷区行走,每一步都需要深思熟虑。他们需要继续隐匿,继续观察,继续在这有限的资源和空间里,积蓄力量,等待着,也准备着。

这天傍晚,廖奎从猪号收工回来,汗水浸湿了后背,带着一身疲惫和猪号特有的气味。他刚走到土坯房门口,场部通信员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路过,喊住了他:

“廖奎!有你的信!东风县来的!”

廖奎的心猛地一跳。东风县?红星公社?

他快步上前,从通信员手中接过那封薄薄的信件。信封是常见的牛皮纸,上面用钢笔写着收件人信息和寄件人地址——东风县,红星公社。落款没有具体人名。

谢薇也闻声从屋里出来,脸上带着同样的期待与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这是他们寄出试探性信件后,第一次收到回音。

廖奎压抑着有些加速的心跳,撕开信封,抽出了里面的信纸。信纸只有一页,字迹有些潦草,似乎书写者心情并不平静。

他快速阅读起来。开头的问候和关于公社、养猪场近况的简单描述,与他的去信对应,显得很正常。陈卫红、赵小深他们都好,老王头还是老样子。但读到后面,廖奎的眉头渐渐拧紧,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

信中的语气在中间部分开始变得有些含糊和……沉重。并没有明确说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但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情况有变”、“多有不便”的意味。最后,写信人(笔迹判断,很可能是李主任亲自写的)用一种极其隐晦的方式提醒他:

“……望你在外一切小心,谨言慎行,非必要勿多联系。家中诸事,自有我们担待,勿念。前路漫漫,善自珍重。”

这绝非一封普通的、报平安的回信!

信中那欲言又止的担忧,那“非必要勿多联系”的警告,那“前路漫漫,善自珍重”的沉重嘱托……无不暗示着,红星公社那边,恐怕也发生了某种不为人知的、不好的变化!这种变化,甚至可能影响到了李主任他们,以至于让他们不得不中断这条刚刚建立的、脆弱的联系渠道,并对他发出警示!

廖奎握着信纸的手指微微用力,指节有些发白。他抬起头,与谢薇对视一眼,两人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与更深的不安。

他们原本以为,北大荒已是风雨的中心,却没想到,远在关内的故乡,那曾经给予他们温暖和支撑的“家”,似乎也卷入了未知的波澜之中。

于卫东的威胁刚去,周子强的阴险犹在,军人连队的压力日增,为母亲制造身份的计划尚在迷雾之中……如今,连遥远的后方,似乎也传来了不祥的征兆。

山雨,已然欲来。而这封来自“家”的信,带来的不是慰藉,而是另一片正在聚拢的、更广阔的阴云。

新的、更大的风暴,正在肉眼可见的地平线上,加速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