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丰盛的晚餐(上)(1 / 2)

夕阳的最后一抹暖金色恋恋不舍地滑过四合院的青砖灰瓦,后院竹林沙沙的低语衬得周遭愈发宁静。黑石头宽厚的肚皮微微起伏,月光优雅地舔舐着爪子,几只熊宝宝早已蜷缩在父母身边,发出细微甜美的鼾声。晓娥和雨水依偎在林若心和谭雅丽怀里,小脑袋一点一点,显然也困意上涌,只是目光还黏在酣睡的熊猫一家身上,不舍得移开。

何雨柱的声音打破了这份静谧的温馨:“娄伯伯,谭姨,天色不早了,晚饭就在这儿用吧?让晓娥和熊宝宝再多待一会儿。”

娄振华看着女儿依恋的模样,又想起刚才那顿颠覆认知的“熊猫惊魂”,心中感慨万千。他看向何雨柱,这个年轻人身上笼罩着太多谜团,却也展现出令人心折的周全与真诚。“柱子,那就叨扰了。”他点点头,语气带着信任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

谭雅丽也柔声道:“是啊柱子,太麻烦你了。”

“亲如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谭姨您太客气了。”何雨柱笑着应下,又对渐渐清醒些的晓娥和雨水说,“你们再陪熊宝宝一会儿,哥哥先去准备晚饭。”

他转身穿过月亮门,快步走入前院。温暖的灯光已从正厅和两侧厢房的窗户透出,驱散了初降的暮色。他没有耽搁,径直走进了厨房。这里是他施展魔法的另一个舞台。

灶火早已被林若心提前燃旺,跳跃着橙红色的光芒。何雨柱挽起袖子,神情专注,动作却行云流水,带着一种奇异的韵律感。

首先是最重要的主食。他取出一个紫砂蒸锅,小心翼翼地从空间里舀出晶莹如玉、粒粒饱满的灵米。这米非同寻常,是浸泡过空间灵泉水的稻田所产,米粒比寻常大米更显通透,仿佛内蕴光华,散发着一股难以言喻的、让人心神安宁的清淡稻香。他仔细淘洗,加入比例完美的灵泉水,盖上锅盖,置于灶上最旺的火眼。灵米蒸煮,最讲究火候与水汽的平衡,一丝马虎不得。

接着是今日的主菜之一——帝王蟹。一只硕大无比、甲壳闪着深邃宝石蓝光泽的帝王蟹静静躺在案板上,蟹钳粗壮有力。何雨柱手法精准而轻柔地处理,避免浪费一丝蟹肉。清洗干净后,整只蟹被放入另一个巨大的蒸笼。他同样加入了少许空间灵泉水于蒸锅底层,这水不仅能锁住蟹肉极致的鲜甜嫩滑,更能引出一丝海洋深处才有的纯净甘洌。随着炉火升温,一丝丝混合着海洋气息与清甜水汽的鲜香开始悄然弥漫。

案板上,各种顶级食材依次登场。一块雪花纹路极其漂亮、呈现出完美大理石油花的顶级和牛肉,被切成均匀的薄片,这是待会儿小炒的绝佳原料。一大块肥瘦相间、层次分明的精品五花肉,是红烧肉的主角;还有新鲜宰杀、肉质紧实的草鱼,一部分剔骨取肉做成雪白的鱼片,一部分留着做红烧;几扇纹理清晰的小排,用来清蒸最显原味;还有一大块炖汤专用的上等“欢”(此处指某种类似豚或鹿的珍稀兽肉,取其鲜美)。

锅勺交响曲正式奏响。

大火热油,“滋啦”一声,薄如蝉翼的和牛片滑入滚油,瞬间卷曲变色,浓郁的肉香霸道地炸开。何雨柱手腕翻飞,加入葱段、姜片、秘制酱料,猛火爆炒,短短几十秒,一道镬气十足、酱香浓郁、牛肉嫩滑多汁的炒牛肉出锅装盘。

五花肉焯水去腥后,另起油锅,冰糖炒出漂亮的琥珀色糖色,肉块下锅翻炒裹色,加入香料、黄酒、酱油,注入适量灵泉水,小火慢炖。很快,浓郁醇厚的肉香混合着甘甜的酱香便充盈了整个厨房,霸道地盖过了其他味道,那是经典红烧肉令人垂涎的序曲。

草鱼被一分为二。鱼头和鱼骨煎香后投入另一灶上的大砂锅,加入葱姜、灵泉水,熬煮浓白的鱼汤基底。鱼肉部分,一半切块红烧,在油锅中煎至两面金黄,加入豆瓣酱、葱姜蒜爆香,再倒入灵泉水、酱油、糖醋,小火咕嘟着;另一半则被片成薄如纸、晶莹剔透的鱼片,用蛋清、淀粉和少许盐抓匀上浆,这是水煮鱼片的主角。

清蒸排骨处理得极简而精致。肋排斩成寸段,用盐、料酒、葱姜丝、少许淀粉抓匀,铺在盘中,最后点缀上几颗饱满的枸杞。待蒸锅上汽,迅速放入,只需几分钟,便能锁住排骨的鲜嫩弹牙。

那一大块“欢”肉,则被何雨柱巧手处理成厚薄均匀的大片,冷水下锅煮熟,捞出晾凉。讲究的是火候,煮到刚断生,肉质呈现诱人的粉白色最佳。晾凉后切成薄片,整齐码放在冰镇过的青花瓷盘中,这便是“白切欢”。旁边配上一小碟用姜蓉、蒜蓉、酱油、香油和少量灵泉秘制调料调成的灵魂蘸汁,最大程度地凸显肉质的本味鲜甜。

最后,砂锅里浓白的鱼汤沸腾翻滚,何雨柱将上好浆的鱼片迅速放入滚烫的汤中滑散,待鱼片变白卷曲立刻捞出,装入一个巨大的汤盆。锅中留汤,加入豆芽、青菜垫底,再将鱼片铺在上面。另起一锅烧热油,下入大量干辣椒段、花椒粒爆香,滚烫的花椒辣椒油“哗啦”一声,精准地泼在鱼片和配菜上。瞬间,麻辣鲜香、混合着鱼汤醇厚气息的霸道香气冲天而起,红油明亮,花椒点缀,勾动着最原始的食欲——这便是令人无法抗拒的水煮鱼片。

各种香气在厨房里交织、碰撞、融合:灵米饭清甜的稻香,帝王蟹的清甜鲜香,红烧肉的浓油赤酱,水煮鱼片的麻辣劲爆,清蒸排骨的咸鲜原味,牛肉炒制的镬气酱香,白切欢的醇厚肉香……每一种都清晰可辨,又奇妙地和谐共存,汇成一股足以让任何食客灵魂颤栗的饕餮盛宴进行曲。

一个小时,在锅铲的叮当、油火的滋啦、汤汁的咕嘟声中悄然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