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观影讨论(1 / 2)

喧嚣散尽,寒意更深。红星轧钢厂那场震撼灵魂的光影盛宴,余温却如同投入深潭的巨石,激起的涟漪正一圈圈扩散到四九城各个角落的屋檐下。95号四合院,这个承载着烟火人间的小世界,此刻也被那来自“魔童”哪吒的冲击波,搅动得心潮难平。

中院里,几盏昏黄的电灯勉强刺破冬夜的浓稠。各家各户的人,竟不约而同地搬出了小马扎、小板凳,聚拢在院子中央的空地上。仿佛离开了那轧钢厂的巨大幕布,他们仍需一个共享的空间,来消化那太过汹涌的情绪,来倾诉那满胀胸膛的惊叹与共鸣。寒风吹过,裹紧棉袄的人们呼出团团白气,话题的中心,毫无悬念地围绕着那个名字——何雨柱,以及他带来的那场“神仙打架”。

唯独何家那两间屋子,漆黑一片,静静矗立。主人尚未归来,这缺席本身,就成了一种无声的注脚,昭示着某种难以言说的距离感。

贾张氏拢了拢旧棉袄的领子,率先打开了话匣子,语气里是前所未有的复杂:“哎呦喂,今儿个可真是开了天眼了!柱子这孩子…是真出息了啊!”她咂咂嘴,浑浊的老眼里有真实的惊叹,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酸涩,“林若心…以后可真是有福享了…咱们院里,怕是再也找不出第二个柱子喽。”她顿了顿,声音低了些,带着点茫然和不确定,“就是…也有段日子没怎么在院里见着了…这往后,又是开车又是放电影的…会不会…搬走啊?”

这话像根小刺,轻轻扎在了众人心上。搬走?那个曾经在院里跑跳、在公共水池边洗菜、偶尔还帮邻里修个门闩的半大孩子?

“搬走?”易中海接过话头,他眉头紧锁,双手插在袖筒里,目光有些失焦地望着何家紧闭的门窗。电影里哪吒那句石破天惊的“我命由我不由天”,还有李靖那深沉隐忍的父爱,敖丙那孤注一掷的牺牲…种种画面在他脑海中激烈碰撞。他今晚受到的触动,远超他人。这触动并非仅仅是视听享受,更像是一种对他固有处世哲学和期望的无声拷问。他沉默了几秒,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得仿佛自言自语:“看完这场电影…改变很大啊…想到以后…自己该…怎么做…”这没头没尾的话,旁人听得迷糊,只有他自己知道内心的翻江倒海。他一直想培养柱子成为养老的依靠,可柱子展现出的世界和能力,早已超出了他规划的那个“四合院钳工”的蓝图。

“变?柱子确实变了很多!”二大爷刘海中立刻接腔,声音洪亮,试图盖过易中海那低沉的情绪。他挺着微微发福的肚子,脸上带着一种与有荣焉的神气,“打小我就看柱子不一般!那是正经的小神童!学什么都快!现在才多大?十二岁!就能开那么大的卡车,弄出那么大的阵仗,放这么神的电影!那大喇叭,啧啧…”他摇着头,言语间充满了对未来何雨柱成就的笃定想象,“这以后啊…那还了得?怕是要成咱们整个南锣鼓巷,不,是整个四九城都数得着的人物!”

三大爷阎埠贵推了推他那断了一条腿、用胶布缠着的眼镜,没接刘海中的高调吹捧。他盘算的是更实际的东西。他精明的小眼睛扫过何家那两间房,又看了看自家门口那辆破旧的自行车,心里的小算盘噼啪作响:“出息是出息…可柱子…不知道还回不回来住啊?”他脸上堆起笑容,试图掩饰,但那笑容怎么看都透着几分勉强和失落,声音也低了下去:“可惜了…可惜了…”他心里想的,是柱子搬走后,那偶尔能蹭到的点心和帮忙,那些看似微小却被他精打细算纳入日常的“好处”,怕是要彻底飞走了。柱子越有本事,离这个院子就越远,他阎老西的精明算计在这场“神迹”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聋老太太裹着厚厚的棉被,靠在藤椅上,手里无意识地捻着一串光滑的旧佛珠。她耳朵背,但刚才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她捕捉了几个关键词——“柱子”、“本事”、“搬走”。她浑浊的眼睛望着何家的方向,布满皱纹的脸上是一片深刻的叹息:“嗯…好孩子…就是…”她没说完,但旁边照顾她的易大妈明白那份未尽的遗憾。老太太想起了柱子家落魄时,院里人的袖手旁观和自己那点有限的、近乎无用的“聋”,那份迟来的认可和惋惜,此刻沉甸甸地压在心头。

“那哪吒闹海,水啊火的,跟真的一样!吓得我差点钻椅子底下!”张大妈拍着胸口,心有余悸又无比兴奋。

“敖丙那孩子才俊哟!那身段,那模样…可惜了是条龙…”李大娘关注点显然不同,带着惋惜。

“最可怜是李靖两口子!当爹娘的心呐!柱子以后要是有这么大出息,林妹子那心不得天天揪着?”王大妈感同身受,开始担忧林若心未来的“富贵忧愁”。

“柱子这孩子,心是真大!弄这么大场面,也不怕出事!不过…真有本事!”赵婶子感慨中带着佩服。

最兴奋的莫过于各家半大小子和丫头们。他们可不像大人那样有那么多弯弯绕绕的心思,崇拜就是崇拜,向往就是向往。

大茂眼睛贼亮,学着哪吒的样子扎了个歪歪扭扭的马步,嘴里喊着:“我是小魔王!”引得旁边几个小子哄笑,但眼神里都是羡慕。以前柱子哥是厨艺好,现在是能让神仙活过来!太牛了!

解成崇拜说:柱子哥放的哪吒真厉害!我也想有风火轮!”光齐难得没有反驳,只是用力点头:“嗯!柱子哥…太厉害了。”她想起以前对柱子的那点小嫉妒,此刻烟消云散,只剩下纯粹的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