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毕业与采购(1 / 2)

何雨柱踏着晨光走进熟悉的校园,却带着一丝陌生的疏离感。休学数月,教室里的座位早已重新排布,并没有属于他的那个空位。他安静地站在教室门口,直到年级主任看到他,立刻热情地引着他走向教室角落——那里单独为他摆放了一套桌椅。

“雨柱同学,这是校长特意安排的,让你安静考试,不受打扰。”主任低声说,语气里带着明显的关照。

何雨柱点点头:“谢谢主任,谢谢校长、老师。”他平静地走到那个角落的位置坐下,拿出文具盒,将削好的铅笔整齐摆放。周遭好奇或探究的目光落在他身上,他恍若未觉,只静静等待。

不一会儿,第一堂语文考试的监考老师——正是他熟悉的班主任苏老师,抱着厚厚的试卷袋走了进来。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只有试卷传递时发出的沙沙声。

试卷传到何雨柱手中。他目光沉稳地扫过题目:拼音、组词、改错、默写、阅读理解……一目十行,信息如同涓涓细流汇入脑海,答案早已清晰浮现。确实,太简单了。那些需要反复斟酌的基础知识,对他而言如同呼吸般自然。

提笔,蘸墨。笔尖在卷面上流畅地划过,几乎没有停顿。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一道道难题(对其他人而言)被他迅速攻克。二十分钟,仅仅是二十分钟出头,除了最后的作文,整张卷面已密密麻麻写满了工整漂亮的钢笔字。

作文题目:《我的梦想》。

何雨柱微微停顿,笔尖悬在稿纸上空。前世今生的记忆碎片在脑海中交织,最终定格在清晨推着小车送别母亲妹妹的画面,定格在空间里欣欣向荣的土地鱼塘,更定格在广播里听到的、关于国家建设如火如荼的消息上。

他深吸一口气,落笔:

“我的梦想,是为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奉献我所有的光与热……”

没有空洞的口号,他以一个“少年”的视角,结合自己所学(远超同龄人的知识储备),描绘出脚踏实地、用知识和技术建设祖国的图景——改良种子提高产量、钻研机械助力工业、传播知识启迪民智……字里行间洋溢着真挚的热情和远超年龄的格局与思考。四十分钟,一篇立意高远、文采斐然、结构严谨的作文一气呵成。

再检查?没必要了。

何雨柱放下笔,平静地举起手:“苏老师,我交卷。”

“唰——”整个教室的目光瞬间聚焦到这个角落。这才开考多久?一个小时还没到!就算他是小神童,这也太快了吧?连后面的大作文都写完了?同学们脸上写满了错愕和难以置信。

苏老师也愣了一下,快步走过来,接过何雨柱递上的试卷。她目光快速扫过卷面——字迹工整,卷面洁净,尤其是最后那篇作文,仅仅看了开头几段,那磅礴的气势和深刻的立意就让她心头一震。她压下眼中的惊叹,点点头:“好,你可以先出去休息,安静些,别影响其他同学。”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

何雨柱安静地收拾好文具,在全班同学的注目礼中,平静地走出了教室。走廊里安静无人,他靠在窗边,望着操场,心思却已飘远——空间里的鱼该喂了,新买的麻绳质量不错,红旗农场的线索还得找机会打听……

休息时间很快过去。

第二堂是算学(数学)。试卷发下,何雨柱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题目结构、解题路径瞬间在脑海中成型。代数、几何、应用题……这些在当下小学毕业考中绝对算得上“拔高”难度的题目,在他眼中不过是基础运算的排列组合。笔走游龙,心算如飞,复杂的算式在稿纸上简洁地列出,答案准确无误地填入卷面。

不到三十分钟。

何雨柱再次平静地举手:“老师,交卷。”

这一次,教室里的骚动更大了!低低的惊呼和抽气声此起彼伏。

“天哪,又是他!”

“算学也能这么快?那些应用题我看着都晕……”

“不愧是神童……但这速度也太离谱了吧?”连监考的数学老师都忍不住多看了几眼卷面,确认他不是胡乱作答后,才一脸复杂地收下卷子。

何雨柱再次成为走廊里唯一的风景。他活动了一下手腕,对身后的议论充耳不闻。快又如何?对他而言,坐在那里枯等才是浪费时间。既然有把握,何必虚耗光阴?

第三,是自然。这门课在当下并非核心主科,考察的多是动植物、基础物理现象和生活常识。这对拥有前世记忆和空间实践经验的何雨柱来说,更是如同问答游戏。识别植物特性?土壤改良常识?简单机械原理?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他落笔飞快,答案准确而翔实,甚至一些开放性问题,他的回答都展现出远超课本的深度和广度。

又是三十分钟。

当何雨柱第三次平静地站起身,将写满答案的试卷交给监考老师时,整个教室已经陷入了一种近乎麻木的寂静。同学们似乎已经“习惯”了这位提前交卷专业户的速度,眼神从震惊变成了纯粹的仰望和一丝无奈的自嘲。

老师默默收下试卷,看着这个特别的学生平静地收拾好书包,对他微微颔首示意可以离开。这一次,连多余的惊讶表情都省了。

何雨柱背着书包,迎着上午依然明媚却已带上几分热度的阳光,走出了安静的教室楼。身后,是还在奋笔疾书的同学们和弥漫着紧张气氛的考场。

他步履轻松,脸上没有任何考后的兴奋或疲惫,只有一种完成既定任务的平静。知识早已化为他身体的一部分,考试不过是将其展示出来的一个短暂过程。对他而言,真正的“考场”,在更广阔的天地里——那个亟待发展的家园,以及属于他的、蕴含无限可能的奇异空间。

中午的阳光带着些许灼热,何雨柱考完试走出校门,心头却惦记着另一件重要的事——红旗农场的淘汰牲畜。昨天的卖鸡大叔只是提了一嘴,具体地址还得亲自去打听。

他步履匆匆,再次来到昨天那个略显杂乱的亿菜市场。目光扫过熟悉的摊位,却不见那位卖鸡大叔的身影。何雨柱也不气馁,径直走向一个看起来面善、正在收拾菜摊的中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