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点整,省委会议厅准时开门。电子墙先调出昨夜的三张绿单,再切到白底大字,两个字占满屏幕——转型。
李一凡把行程本压在台角,先把因果串起来:县域产改联动起步,保租新规落地,第三方评估立标尺,双轮驱动定赛道,身边人打通直达。五步之后,才轮到今天这一步,把规则与生态同时换挡,避免改革只在台账上发光。
他把白笔点在屏上,按重生后的直觉先划边界。制度转型对准金融与政务两个中枢,目标是把资金、审批、问责全部写进可复核的轨道,令每一笔拨付、每一次盖章都有时间戳和去向。
生态转型不止绿化,不止口号,要把工艺、能耗、排放、排水、噪声放在同一张工艺表里,让每一次试车和每一次夜施都有据可查,不再靠经验拍板。
财政、金融、发改、住建四口联席坐上第一排。制度端第一条落为三账三单:资金分账、项目台账、风险备账;并联短表、拨付清单、后评估清单。第二条落为四公开:流程公开、节点公开、成本公开、问责公开。
第三条落为两条线:群众回拨线、第三方置信线;两条线一错位,机制自动黄卡,允许反证,但必须在七日内完成。
生态端先钉三根桩。雨污分流是底线,任何新增厂房先出分流图,再谈地上建筑;能源强度是闸门,新增产线必须给出每千件能耗曲线并接入监测;排放治理出厂即评,环保指标与消防分区同时纳入分户验收。
锚点城市的样板被点亮,广城的工改租、湾南的冷链并表、岭北的锂材试验仓,全部转入生态核验清单,十五日一回看。
九点四十,银监端汇报“风险隔离”。分类口径在屏上变得清楚,A类商业稳健,B类过渡整顿,C类风险警示。李一凡要求分级公示当天上网,凡进入C类的,自动触发并联贷后核验,透明窗左侧新增一页“见异动即回拨”。
他补了一句,分级不是罚单,是方向盘,允许自救,允许转档,前提是把真账晒出来,谁玩表外、谁走飞线,都在日志里留下脚印。
十点整,政务端把审批周期拿上台面。并联短表已经压到三步,卡点仍然出在书证校验与风险承诺。他提出一条替代路径,书证校验让位于可核验影像与交叉数据库比对,风险承诺纳入后评估问责;窗口拒绝承诺或拒绝上墙,观察期自动降档。
组织部把这条写进双轮驱动细则,战果面板右侧新增“拒签记录”,群众代表能在三十日回拨时看见。
十点三十分,生态转型的计量口开始说话。岭北把样机试验仓的噪声、粉尘、挥发物曲线投上屏,三条曲线被拉成可阅读的形状。智库拿出本地化的工控采样脚本,把采样口的设备编号、检定日期、操作员资质一并显示,避免漂亮的数据背后是脏的设备。
李一凡让这套脚本当天开放下载,外省调研组要拿走的,不是样板照,而是可复用的棒尺。
十一点,凡星投资被点名。它在两个转型中的位置只保留两类角色:技术托管与市场化跟投。技术托管负责透明窗的数据接口、日志留痕与算法开源;市场化跟投只进入经第三方评估达标的科创、绿改项目,不参与审批,不参与评定,投资合同与退出路径全网公示。
防冲突备忘录在屏上展开,亲属回避、信息隔离、利益披露逐条落印,秘书在角落里核对编号,避免后来补签。
午后十四点,调度会转入闭门。三市主官把样板收口的时间表摆开,广城样板楼月底前挂牌,湾南甩挂回溯与“以修代换”联动并表,岭北人才公寓全部并入生态核验清单。
财政把保租白名单与产改绿道做交叉校验,拨付路径对工程节点,贴息口径对能耗曲线,出现偏差系统自动打出黄卡,与观察期分一并联动。
十五点,李一凡带队到岭北智谷。脚手架后的排水沟泥水发黑,雨污合流的旧习惯仍在延续。他指示先把分流图做成浮雕式的工艺牌,挂在工地入口,任何人一进门就能看懂,审批、施工、监理、验收共用一张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