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重生归来:我誓登权力巅峰 > 第1060章 三市联动,县域产改试点启动

第1060章 三市联动,县域产改试点启动(1 / 2)

八点三十分,广城省府大楼准点亮灯。李一凡把昨夜返程带回的《国常会纪要》压在白板角,笔走得很快,六个字先落在最上方——县域产改联动。

三条粗线把广城、湾南、岭北三座城市串起来,化、当季转化。节拍定在制度上,开会仍按省直机关作息走,九点整准时启动。

九点整,全省视频联席会接通,三市主官与六个试点县的会场同屏出现。李一凡把日程掰开:上午只做一件事,把并联审批从纸上拉到窗口,给每个县拎出一个可见闭环,下午各自落下一家“链条锚点”企业。

屏幕右侧的“透明窗”新开子栏目,群众代表签名页预留在底部,试点县当天必须亮出一张绿单。节奏一敲,三地同时报“到”。

十点出头,车队进了广城河西老工业区。厂门的指示牌还是十年前的款式,门岗玻璃后贴着旧横幅,空壳签约留下的褪色印记在太阳下发白。

政务服务中心临时搭起并联台,八个章按“能并、必并、可并”三列摆开。住建、消防、市场三家先把重复审查划掉,保留对安全与资质最硬的卡口,流程从八步压到三步,墙上的计时器从四十五分钟开始走表,屏幕下方同时弹出群众见证二维码。

窗口背后堆着过期表格,李一凡把一叠“空签约存根”交给纪检联络台,写上四个字——从严倒查。

透明窗的广城分屏开始跳绿,第一张绿单到手的是一家压缩机厂的技改许可,企业代表在签名页留下一行字,愿以产线换减税、以扩能换用地。

并联台旁边立起一块“后评估”板,写明三个月回头看,签下的人和章都要对表。十一点五十五分,广城试点闭环亮灯,绿单上墙。

十二点,省府食堂的简餐端上来,李一凡坐在靠窗的位置,翻看广城上传的流程压缩对比表。午休只留四十分钟,下午一点整他从省政府停车场出发,十三点三十分抵达湾南临港县。

港机在天际线起伏,冷链车从码头出港,盐味的海风把会议室里新刷的油漆味吹淡了一些。湾南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把海工配套和冷链装备打通,先从土地附条件转让试起。

上会的是一家冷链核心部件企业。县里端出合同文本,土地储备中心却端着“先缴后审”的旧规矩。

李一凡把笔帘一拉,落下一行“承诺+后评估”的处理意向,风险承诺清晰写入合同,财税与应急监管同签一页,超标即追责,达标即兑现。

湾南的并联台随即启动,海关、港口、市场监管三方当场把通关与准入的时序捋直,码头信息系统开放接口给企业研发团队测试,设备进场时间在白板上被改成小时。

企业财务负责人递来一份应收款清单,里面夹着几家恒系关联公司拖欠的货款。李一凡拨通金融专班的热线,让省里“风险对冲”工具接入这家企业的账上,先用保函置换,再用“订单质押”打通信用。

屏幕下角立刻出现“已接入”的绿色标识,湾南临港的第二张绿单顺着网络爬上省级透明窗,群众代表在码头边的临时桌前按下手印,连风都停了一秒。

十五点三十分,车队穿过岭北山区的雾,进了课岗县新材料园。山风把太阳扯成细细的光,园区却还是一副老样子,地方主官只谈地块、只谈容积率,研发平台、检测中心一个字不提。

李一凡把“创新不是造房”的条目贴上白板,要求把高校联合实验室、公共检测平台、技工培训中心三件事先落地,再谈土地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