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八点整,“新华社”客户端推送置顶长文——《岭南破局:把恐慌导入程序》。标题下方是一行小字:记者分赴广城、桂浦、横湾、岭海四地实地勘验,全文附时间线与证据来源。
首屏四张图,依次是【透明窗·双表】截屏、【事实清单(三号)】节选、【代表人诉讼窗口】照片、【夜间浇筑测温曲线】。文首用五个短问贯穿全篇:为何不救壳?白名单怎么跑?盘中如何处置?工资卡谁来保?证据链从哪来?每问后都挂编号和时戳。
八点一刻,广城新闻后台“阅读热区”迅速变红,“投资者三问”链接被点开四十万次。开盘前,交易所席位把问询与披露的节拍贴上首页:带病交易问询在9:35前推送,白名单停牌说明在10:15前更新,复牌条件附编号。评论区有投资者留言两行字:看清楚了,再决定。字不多,情绪明显收束。
八点三十分,省委外宣小组在小礼堂二号会议室临时碰头。会务把新华社长文投到大屏,“五问岭州”的结构一目了然。网信汇报:媒体口径统一,谨慎词表执行到位;自媒体出现“扩写型标题”两处,已按规则降权。
信息与公众组提出“媒体事实包”建议——把【双表】、【问答式通告】、【事实清单】的公共版本打包,供省级、地市媒体复用;发改口补上线路图与“轨道财政”示意,避免断链误读。李一凡点头:按这个做,今天下午前上线。
九点整,广城交易大厅未现预期“踩踏”。盘中第一批问询函发出,恒系两只债券短停,复牌条件写明“新增披露+现场证据锚点”。滚动条里,“白名单停牌说明”用三行短句解释“停—查—复”的闭环。一个年轻交易员压低声音说:比昨天清楚。身旁同事嗯了一声,看着屏幕上那两个字——“证据”。
九点二十,新华社长文的第二部分开始讲“人”。记者在金汇湾工地拍到“短信到达率”旁边的工人手,指尖有水泥渍,手机屏亮了一下就暗下去。配文只有八个字:工资卡短信到了。
第三张图转到鹏城“投资者保护工作站”,一位律师志愿者把“投资者三问”贴到来访者手心;第四张图是横湾“实投墙”,合影被撤下,换成“水电气接入进度”。文中一句评价不见煽情:“把‘看得见’变成‘说得清’。”
十点,新华社微博发布“岭南破局·五问五答”短视频。画面切换速度很慢,几乎只有证据截屏与旁白:并表四统一是什么;快审通道“四参”门槛为何不能放水;涉外送达回执长什么样;质量否决权在浇筑环节如何执行。
评论区出现久违的理性提问:如果不救股价,会不会影响融资信用?信息与公众组用固定口径回复:救工程、救交付、救就业构成基础信用,融资信用靠披露与治理恢复,而不是靠托市。底下点赞比“怒”多。
十点三十五,四九城内参线发来三行短评:岭州选择“证据化治理”,节奏可控;“双表机制”具备可复制性;谨慎建议把“盘中停牌白名单”写入制度文本。李一凡在批注栏写:采纳。随后让交易所席位、金融监管与网信连线,确定“制度件”编号与公开格式,计划在周五例会正式印发。
十一点,新华社长文第三部分“时间线”开始:从“经侦并案”到“镜像冻结—涉外送达—执行回执”三件套,从“事实清单三号”滚动到“第1号专项处置方案”发布,时间均以“小时”计。末尾一个细节引发关注:文内专门打了灰色脚注——“7:50提前到岗为会前准备,不属上班时间。”此前政府作息争议,被这一行轻轻化开。
午间,广城传媒大厦里,“半月谈岭南专刊”编辑部连发两封邮件至省里,索要“案例素材与术语表”。邮件附件是一份采访提纲:一,岭州救助白名单为何只保工程;二,“双表机制”如何防止数据造假;三,干部“企业打分制”执行以来的真实反应;四,“轨道财政”试点是否阻断土地财政惯性。
常之朗让办公室马上把“术语表”发过去:救助白名单、专用回路、并表四统一、事实清单、透明窗、谨慎词表、质量否决权、代表人诉讼……每个术语都配编号与样例图。
下午一点半,香山商会与港资母基金的代表抵达改革办会客室。对方把《港金联动备忘录》翻到第六页,指着“回流曲线”问:新华社长文对市场信号有帮助,是否可以提前敲定第一批定向收购的交割日。
财政口摊开时间表:t+3签出一号投向,t+7披露第一期回流明细;工程交付的节点优先教育与能源站,不改。港方点头:按你们节奏来。双方握手,秘书把“交割日”铅笔标在墙历上。
两点,桂浦园区的“证据回填间”外排起队。有县里干部专门来取《证据模板》——桩基机头记录、混凝土温度曲线、焊接熔深照片、设备试车噪声谱。窗口小姑娘把模板打印成包,封套写着“写给经办人的书”。她抬头看了一眼电视,上面正播新华社的长文短视频,低声说:今天解释省力很多。
两点四十,横湾金柳湾改造指挥部召开“并表节奏会”。主办行、跟贷行、代管平台三方在白板上对齐“并表四统一”——信息、方案、节奏、公示。经侦席位旁听,不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