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转向李晓薇:“传媒要跟进,但不是和江淮对比。要把我们真实的过程展现出来,把干部、工人、工程师的故事讲出来。让企业和公众都看到,潇湘的承诺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
第三天,第一批测试样品终于从生产线上滚出。芯片在显微镜下光泽均匀,性能指标经过检测全部达标。现场的工程师忍不住激动鼓掌。
“从设备入场到产品下线,只用了九天。”企业代表感叹,“在其他地方,光是厂房准备就得一个月。潇湘的速度,的确让人意外。”
李一凡却神情冷静:“九天是开始,不是奇迹。真正的奇迹,是你们在这里能扎根十年二十年,不再频繁迁徙。”
这句话,让在场的干部和企业都陷入沉思。
当天晚上,省政府大楼的小礼堂灯火通明。李一凡召集核心干部和企业代表,举行了一个简短的座谈会。
“今天的成绩,值得肯定。但大家要明白,产业转移不是百米冲刺,而是马拉松。我们能不能赢,不在于一两个项目,而在于能不能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李一凡环视全场,语气沉稳却掷地有声。
“我们的目标,是在潇湘构建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让企业知道,潇湘不仅仅能给优惠,更能给确定性。”
会场一片肃静,所有人都在认真倾听。
深夜,李一凡独自走到星江边。江面波光粼粼,城市的灯火在水面上倒映,宛如无数火把。
他心里很清楚:潇湘的“第一炮”已经打响,但这只是开始。接下来,还有更多的战役要打——与江淮的竞争,与中央的博弈,与时间的赛跑。
风从江面吹来,带着湿润的凉意。他望着远处逐渐拔地而起的厂房,心中暗暗告诫自己:潇湘不能输,也绝不会输。
他转身回到办公桌前,提笔写下几行字:
——示范区首批产品下线,标志潇湘进入新阶段;
——半年内形成配套供应链,确保上下游跟进;
——干部考核全面与项目挂钩,落实奖惩机制;
——继续抢抓京沪资源,稳住中央支持。
写完,他合上笔记本,心中愈发坚定。
星城的夜晚依旧喧嚣,工地的灯光亮如白昼,仿佛整个城市都在为这场大战役燃烧。李一凡知道,这不是个人的战斗,而是潇湘全省的命运所在。
而他,要做的,就是带着所有人,一路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