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雨在凌晨三点淅淅沥沥地下着,星城国际创新中心二期的塔吊顶端挂着一盏孤灯,在雾雨里像一颗橙色的星。李一凡的车驶进主站东门时,保安亭里的值班员立刻起身敬礼——那动作不快不慢,像在对一面旗行礼。
机房里,夜班组刚刚完成一轮镜像节点的数据同步测试。屏幕上两条曲线几乎重叠,延迟不足三百毫秒。年轻的工程师吴骏一边摘下耳机,一边快速向李一凡汇报:“省长,这是第三套算法的实测延迟,已经压缩到目标值以内;断链应急模拟四十八小时完成,恢复流程全程自动化。”
李一凡点了点头:“记得把恢复流程的每个环节都截屏,留痕存档,挂到‘里程碑墙’上。”
他转过身,看向角落里的透明柜子——里面放着两把钥匙,一把标着“主站”,一把标着“合肥镜像”。这是赵建国前天在常委会拍板的“双钥匙”制度的实体象征。任何涉及核心算法、主数据库、应急切换的操作,都必须两地同时到场、同时插入钥匙,才能执行。
“钥匙的存放和交接也要有制度。”李一凡吩咐,“值守日志、视频、交接单三套齐全,缺一不可。交接必须当面,交接地点固定在安全室,外人不入。”
清晨六点半,外事办陈明远带着一份“走廊秘书处常驻细则”草案赶到现场。文件的第一页写着:“秘书处常驻星城北延主站,理事长轮值制,每两年更换一次;秘书处日常工作由三省派员联合组成,重大事项须全体理事一致同意。”
李一凡一边看,一边用笔在边栏写批注:“秘书处不干涉各省内部事务,但有监督、协调、通报权。秘书处办公室与主站安全区仅一墙之隔,方便第一时间获取运行状态。”
七点整,车队出发前往省政府东塔,八点一刻,常委会特别会议准时开始。这次的会议,比以往多了一组特殊的参与者——来自江淮、川蜀的副省长、发改委主任,以及合肥镜像节点和成都天府芯谷的项目总指挥。
赵建国开门见山:“今天的议题是‘双钥匙细则’与‘走廊守门人’名单。李省长先讲。”
屏幕亮起,标题是《双钥匙与守门人制度实施方案》。李一凡指着第一条:“双钥匙制度,核心是防止任何一方单独操作主算法和核心数据。两地钥匙必须在规定时间窗口内同时插入、同步验证指纹和虹膜信息,才能执行操作。每次操作生成唯一的数字指纹,存档于三省共同的安全日志库中。”
第二条,是“守门人”制度。李一凡的语气格外稳:“守门人分为技术守门人和制度守门人。技术守门人是各节点的首席工程师,制度守门人是常委会任命的副秘书长级干部。两人必须同时在场,签字确认,才算合法操作。”
“守门人轮换周期多长?”江淮副省长问。
“一年一换,但不能连续在同一岗位任职超过两年。”李一凡答,“这样既保持稳定,又防止利益固化。”
财政厅长插话:“双钥匙制度会增加运维成本,尤其是差旅和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