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南方总部投资负责人、阿里云政务系统总经理、以及来自中芯国际的资本部主管。
他没有寒暄,而是开门见山:“我希望你们明白,这次你们不是来投资的,是来参与共建的。潇南需要的不是融资租赁区,而是治理共创区。”
华为代表点头:“我们会考虑将下一阶段的数据融合算力基地选址落地潇南,前提是电力和配套政策可落地。”
阿里云更为明确:“如果能搭建我们作为运营方的政务云平台试点,潇南会是优选。”
李一凡却只说了一句话:“要投,就一起编预算、定规则、签制度,不是你们搭帐篷、我们来跳舞。”
—
三天后,《潇湘省招商机制试点办法》正式出台。
最大突破在于:“省级招商特区可设立专属协同预算池、省级项目先行用地指标、以及‘政企联合治理专班’制度。”
此举,标志着潇南从一个地理空间,真正跃迁为制度意义上的新区。
而当记者提问:“省长,潇南是否是潇湘的下一个深圳?”
李一凡一笑:“潇南不是第二个谁,它只会是第一个潇南。”
—
七月底,潇南新区内,潇湘芯谷一期工程全面封顶。
长鑫存储二期厂房基座完成,凡星投资领投的两家EDA初创公司完成工商注册,潇湘大学数据工程实验基地开工。
而在一份内部通报中写道:
“潇南已成为2020年潇湘省产业投资总量增长最快、审批效率最高、外地项目落地率最高的开发区。”
—
夜晚,李一凡站在潇南产业中心的观景平台上,望着远处灯火通明的施工区,耳边传来项目指挥部的无线电频繁响动。
“塔吊6号完成钢构拼接。”
“长鑫厂房东侧已完成封闭。”
他缓缓转身,看向身边的省发改委主任张廷山与潇南书记陆朝阳:“这是我们新潇湘的第一块试验田,三年后,这里要成为一个万亿级的经济走廊。”
张廷山认真点头:“我已经让产业政策处和财政厅开始测算相关税收结构。”
李一凡笑了:“那接下来,就让这片土地,真正热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