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纪元”总部,数据监控中心。赵小满和她的团队紧盯着屏幕上疯狂跳动的数字,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林总!周总!沈总监!”一名数据分析员的声音带着激动地颤抖,“‘茶言观色’活动上线一小时,我们官方平台的独立访客数(UV)环比增长百分之八百!通过杯套二维码进入的流量占比超过百分之七十!h5页面的平均停留时长达到惊人的四分钟!课程优惠券的领取数量……已经突破十万张!而且还在快速增长!”
周锐看着实时数据大盘,脸上是压抑不住的兴奋,他用力拍了拍身边沈砚心的肩膀:“老沈!看到了吗?这就是流量的力量!高级的、有文化的流量!”
沈砚心没有躲开,他的目光也紧紧盯着屏幕,看着那些代表着“文化内容浏览时长”、“传承人视频播放完成率”的曲线同样在高位运行。他轻轻吐出一口气,一直紧绷的嘴角,终于露出了一丝难以察觉的、释然的笑意。他担心的“文化被消费”的场景并未出现,相反,他看到的是文化以一种被尊重、被好奇、被深入探索的方式,涌入了寻常百姓家。
林砚站在他们身后,双手抱臂,目光沉静。她看着屏幕上不断攀升的数据,看着社交媒体上那些真诚的赞美和好奇的询问,心中悬着的那块石头,终于稳稳落地。这次合作,不仅带来了巨大的流量,更重要的是,它以一种前所未有的规模和效率,精准地传递了“非遗纪元”经过淬炼后的新价值主张——非遗,可以很美,很有深度,并且,可以与当代生活如此水乳交融。
“通知所有线下校区,”林砚开口,声音平稳却带着力量,“做好准备,迎接可能到来的咨询和报名洪峰。我们的‘非遗本源’新课程,是时候接受市场和用户的检验了。”
她的预感很快成为现实。
从中午开始,“非遗纪元”全国各线下体验店的咨询电话就开始响个不停,官方客服平台的接待量瞬间达到峰值。咨询的问题,不再是简单的“多少钱”、“什么时候开课”,而是聚焦于:
“你们新修订的苏绣深度课程,和这个杯套上提到的剪纸有关系吗?”
“我想了解一下竹编课程,能做出杯套上这种质感的东西吗?”
“传承人真的会亲自督导吗?”
流量,带着明确的文化兴趣和深度体验需求,汹涌而来。
“非遗杯套”联名活动,不仅是一次现象级的营销事件,更如同一次精准的文化播种。它将“非遗”的种子,借助“茶言观色”这艘巨大的流量航母,撒向了更广阔的人群。而这些种子,正在好奇与欣赏的浇灌下,悄然发芽。
一场关于非遗的破圈之旅,以超出所有人预料的速度和效果,轰然开启。
第220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