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传承人听证会(2 / 2)

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张清远师傅清了清嗓子,他声音不高,却自带一股威严,会议室立刻安静下来。他目光如电,看向林砚:“林姑娘,老夫只说一句。苏绣之美,在于‘以针为笔,以线为墨’,在于‘气韵生动’。若只求形似,不求神韵,便是死物。若只为速成,不讲心法,便是欺世。你们那个‘非遗本源’计划,说得挺好。但老夫想问,是真要回头,还是只是说给外面听的漂亮话?”

问题尖锐,直指核心,带着老一辈匠人特有的执拗和洞察。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林砚身上。

林砚站起身,没有立刻回答张师傅的问题,而是走到会议室中央,对着在场的所有传承人,深深地鞠了一躬。

“各位老师,这一躬,是我林砚代表公司,向大家道歉。”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却异常清晰,“对不起,在追求跑得快的过程中,我们忽略了各位老师最珍视的东西,让技艺受了委屈。”

她直起身,目光迎上张清远审视的眼神,也扫过每一位传承人:“张师傅问,‘非遗本源’是真是假。我现在就可以向大家承诺,是真的。”

她走向事先准备好的一块白板,拿起笔,一边写,一边说,语气坚定:

“第一,课程全面修订,不是小修小补。所有核心课程,实践时长增加至少三成,文化背景和技艺原理讲解必须作为硬性考核指标,由沈砚心总监和他的团队,与各位老师一起,重新核定教学内容,传承人拥有一票否决权。”

她在“一票否决权”五个字上重重圈了一下。

“第二,成立‘传承人教学督导委员会’,沈砚心牵头,但主任委员由各位老师轮流担任。委员会有权随时抽查任何校区的任何课程,对不合格的助教,有权直接暂停其教学资格,直至重新培训达标。”

“第三,我们已经决定,暂停所有新的城市扩张计划。未来三个月,公司所有资源,将集中用于现有课程的升级和所有助教的回炉培训。我们要‘降速’,要‘提质’。”

三条具体、甚至堪称激进的措施,被她清晰地列出。没有含糊其辞,没有留下任何回旋的余地。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传承人们面面相觑,能从彼此眼中看到惊讶。他们没想到林砚会如此彻底地自我否定,会给出如此实在的承诺和权力。

李阿婆看着林砚,看着她眼中不容置疑的真诚和破釜沉舟的勇气,轻轻点了点头,低声对身边的孙女说:“这丫头,是真心想做好事的。”

王铁山猛地一拍大腿:“好!林丫头,有你这句话,我老王就还跟你干!只要别糟蹋手艺,怎么都行!”

张清远师傅紧绷的脸上,也微微松动,他缓缓地点了点头:“既如此,老夫拭目以待。”

紧张的气氛仿佛冰雪消融,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基于理解和承诺的新的信任。传承人们开始主动讨论起课程改进的细节,气氛变得热烈而积极。

林砚看着眼前这一幕,一直紧绷的心弦终于稍稍放松。她知道,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真正的挑战在于后续的落实。但至少此刻,她赢得了最宝贵的东西——来自技艺源头的信任与支持。

她摸了摸胸前的木鱼胸针,冰凉的触感下,仿佛能感受到李阿婆手心的温度。

人心的裂缝,需要以心之力,才能弥合。

第211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