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总,”一位负责华东区运营的副总忍不住开口,语气谨慎,“课程升级我理解,但督导委员会的权力是否过大?万一传承人或专家的意见与市场需求脱节,或者过于保守,我们会不会被捆住手脚,失去市场竞争力?”
“是啊,林总,”另一位市场部总监附和,“而且这样大幅调整,成本会增加很多,我们的价格优势可能会丧失。现在舆论压力大,我们是不是应该先求稳,等风头过去再慢慢调整?”
质疑声开始出现,代表着现实利益与理想主义之间的碰撞。
周锐一直沉默地听着,双手抱胸,眉头紧锁。他终于开口,声音低沉:“林总,我理解你想要解决问题的决心。但‘非遗本源’计划,尤其是第二条,步子是不是迈得太大了?这几乎是对我们现有模式的一次颠覆性改革。市场能接受吗?资本能接受吗?我们内部的团队,能跟上这么剧烈的转变吗?”
他的问题,直指核心,也代表了在场大多数务实派管理者的担忧。
林砚没有回避这些问题,她等所有的质疑声稍稍平息,才缓缓开口:
“我知道大家的顾虑。营收、成本、市场反应、团队适应……这些都是非常现实的问题。”她的目光平和而坚定,“但是,请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们不迈出这一步,会怎么样?”
“继续沿着老路走,或许能暂时保住增长数据,但‘非遗纪元’的灵魂会被一点点掏空。外界的批评不会停止,只会因为我们的固执而愈演愈烈。传承人会离心离德,真正有深度需求的用户会逐渐流失。到时候,我们拥有的,将只是一个披着非遗外衣的空壳,一个随时可能被更‘纯粹’或更‘创新’的对手取代的商业模式。”
她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深沉:“那样的‘非遗纪元’,还是我们当初想要打造的那个‘帝国’吗?还是我们愿意为之奋斗、为之骄傲的事业吗?”
她看向周锐:“周锐,你问我市场和资本。我告诉你,一个没有灵魂、失去信任的品牌,最终会被市场和资本抛弃。而一个敢于直面问题、坚守文化内核、提供真正价值的品牌,即使短期内会经历阵痛,但长期来看,必将赢得更稳固的市场和更聪明的资本。”
她又看向那位运营副总:“至于被捆住手脚……我认为,这不是束缚,而是护航。是确保我们这艘船,不会在商业的惊涛骇浪中偏离航向,最终撞上文化的冰山。”
最后,她的目光扫过全场:“至于内部的团队,我相信,愿意留在‘非遗纪元’,并为之奋斗的人,绝不仅仅是为了薪水和一个快速扩张的平台。大家内心深处,一定也怀抱着对非遗的一份热爱和敬畏。这次的变革,会带来挑战,但更会带来成长,让我们真正成为一群‘懂商业的文化人’,而不是‘借文化做生意的商人’。”
她深吸一口气,做出了最后的决断:“‘非遗本源’计划,必须执行,没有退路。这不仅仅是应对当前危机的策略,更是‘非遗纪元’能否行稳致远的生命线。”
“各部门,依据此计划框架,在二十四小时内,拿出本部门的详细落地执行方案。散会。”
没有慷慨激昂的呐喊,只有不容置疑的决心。林砚率先起身,离开了会议室。
留下身后一众神色复杂的管理者。有人沉思,有人忧虑,也有人眼中,慢慢燃起了新的火光。
风暴之中,“非遗本源”的旗帜,已然竖起。无论前路如何,变革的齿轮,已经开始转动。
第209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