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品鉴会的成功,如同给“天工集”项目注入了一剂高浓度的肾上腺素。产品力的确认,极大地提振了团队信心,但也将下一个更为现实和残酷的议题,赤裸裸地推到了台前——如何将这些定价不菲的作品,送到它们的目标客户手中?
在这个问题上,徐薇和周锐,这两位分别执掌品牌创意与商业运营的核心人物,爆发了项目启动以来最激烈、也最根本性的理念冲突。
会议室内,气氛比讨论定价时更加剑拔弩张。空气中仿佛弥漫着无形的电火花。
徐薇站在白板前,上面画着一个简化的全球奢侈品零售地图,她的指尖重重地点在巴黎、米兰、伦敦、纽约这几个坐标上,语气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
“我们必须破釜沉舟,首战即决战!‘天工集’的首批产品,必须进入这些时尚之都最顶级的买手店和百货公司!”她列举了几个如雷贯耳的名字,都是在全球时尚界拥有定义潮流能力的殿堂级场所。
“理由很简单:势能!”徐薇目光锐利地扫过众人,“我们要的不是初期的销量,而是无可争议的品牌高度和国际背书!只有在这些顶级场所,与世界上最挑剔的买手、最具影响力的媒体和最具消费力的客户面对面,接受最严苛的审视并获得认可,‘天工集’才能在一出生就摆脱‘中国本土品牌’或‘小众手工艺品’的标签,直接跻身国际奢侈品的讨论语境!”
她进一步阐述其战略逻辑:“一旦我们成功登陆这些制高点,所产生的光环效应和媒体声量,将为我们后续进入其他市场,包括回归国内市场,铺平道路,并且是踩着红地毯进入。届时,我们拥有的将不仅是产品,还有被世界顶级体系认证过的‘身份’。这比初期在国内市场一点点积累口碑,要高效得多,也更具战略意义。”
徐薇的策略充满了精英式的傲慢与自信,是典型的“自上而下”品牌打造路径,追求的是最快速度建立全球性的品牌认知和权威。
“我反对!这太冒险了!”周锐几乎是立刻站了起来,他的反应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激烈。他走到白板前,在徐薇标出的国际坐标旁边,用力画了一个圈,代表中国国内市场。
“徐总,我理解你想要建立品牌高度的雄心。但请你看看现实!”周锐的语气带着压抑不住的焦灼,“那些顶级买手店,门槛有多高?他们对一个新品牌,尤其是一个来自中国、毫无历史底蕴的新品牌,审核有多么苛刻和漫长?我们等不起!巴黎时装周近在眼前,秀后如果没有及时、顺畅的渠道承接订单和热度,所有的声量都会迅速冷却,变成昙花一现的笑话!”
他转向林砚和沈砚心,试图争取支持:“我们应该采取更稳妥的策略。首秀之后,首先在国内一线城市的核心商圈,开设品牌直营店或进入高端百货。我们的产品本身就具备足够的文化亲和力和话题性,在国内市场更容易引发共鸣,也更容易获得初期的基础销量和现金流,支撑我们活下去!活下去,才有机会谈未来!先夯实本土根基,再图谋全球,这才是稳健的商业逻辑!”
周锐的策略是务实派的“由内而外”,先求生存,再谋发展,强调现金流的健康和市场的可控性。
“稳健?有时候,最大的风险就是过于‘稳健’!”徐薇毫不退让,她微微扬起下巴,眼神中带着一丝对“保守”的不屑,“如果我们先在国内上市,无论我们如何强调其国际视野,在很多人眼中,它依然会先入为主地被定义为‘一个不错的中国品牌’。届时我们再想冲击国际市场,需要付出十倍、百倍的努力去打破这层天花板!奢侈品的世界,一步慢,步步慢!我们必须在一开始,就抢占那个制高点!”
“但那是在赌!赌那些眼高于顶的买手会看上我们!赌国际媒体会买账!”周锐的声音也提高了,“如果赌输了呢?我们将血本无归!秀场的高额投入、产品的研发成本,都会打水漂!我们不能拿整个项目的生死去赌一个不确定的‘势能’!”
“不敢赌,就永远没有机会成为玩家,只能永远在边缘观望!”徐薇针锋相对。
“活下去才是硬道理!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周锐寸土不让。
两人你来我往,言辞激烈。一边是理想主义的全球野心,一边是现实主义的生存法则。会议室内,其他人都屏息凝神,不敢插话。沈砚心微微蹙眉,她理解徐薇对品牌高度的追求,也明白周锐对现实风险的担忧,这让她难以轻易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