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的裂缝通道,如同黑暗中的一线微光,既带来了希望,也带来了未知的风险。在击退敌人、暂时获得喘息之机后,洞穴内的重心立刻转向了对这条潜在生路的探索与评估。
陈景行的身体状况虽有好转,但此次强行催动“地脉之声”再次耗损了他的心神,咳嗽时有反复,需要静养。决策和指导的重任,更多地落在了阿图和卡努姆肩上。
“必须弄清通道的情况。”阿图语气坚决,“长度、稳定性、出口位置、是否有其他危险…我们需要确切的信息,才能决定是否将其作为退路。”
第二次勘探很快组织起来。这次准备更加充分。除了照明和武器,他们还带上了长绳(用于标记和确保)、皮囊装的干净饮水、少量高能量食物(蜜酒和肉干)、以及应对可能塌方或迷路的应急工具。
卡努姆依旧作为先锋,他身材最为瘦小灵活。阿图紧随其后,负责记录和决策。陈沐阳则留在裂缝口,作为联络和接应点,守住这条至关重要的退路。
勘探在沉默中进行。卡努姆率先钻入裂缝,阿图深吸一口气,紧随其后。
通道初段极其狭窄,仅容一人匍匐爬行。岩壁粗糙冰冷,布满尖锐的凸起,很快将他们的衣物磨破,在皮肤上留下道道血痕。冰冷的地风持续从深处吹来,带着浓重的湿气和一种奇特的、类似硝石的味道。
爬行了约莫十数米,通道逐渐变得宽敞,足以让人弯腰前行。卡努姆用石匕在岩壁上刻下清晰的箭头标记,并每隔一段距离便在凸起处系上一小段染色的藤纤维,作为返回的路标。
地势持续向下,坡度时而平缓,时而陡峭需借助绳降。地下水流的声音越来越清晰,有时甚至需要涉过及踝的冰冷溪流。空气始终流通,并无窒闷感,说明确有其他出口。
阿图一路仔细观察。她发现岩壁的构成在变化,出现了更多盐晶的痕迹和某种发光的苔藓(提供些许微光)。在一些岔路口,她甚至发现了极其古老的人工痕迹——几个嵌在岩壁上的、已经锈蚀殆尽的金属环,以及一些模糊的、并非自然形成的凿刻符号,与父亲卷轴上的某些标记有相似之处。
“这条通道,很可能真的通往废弃盐矿,而且曾被先民使用过。”她低声对前面的卡努姆说。
卡努姆点头,示意前方有情况。他们来到一处较为开阔的洞窟,地下河在此形成一个小型水潭。水潭对面,通道分为两条。一条继续向下,水流声轰鸣,似乎通向更深的地下;另一条则向上延伸,空气中咸味明显加重。
“向上。”阿图判断,“盐矿应该在那个方向。”
选择向上的支路。这条路更加难行,需要攀爬湿滑的岩壁。在一处陡坎,卡努姆率先攀上,正准备回身拉阿图,突然发出一声极低的惊呼!
“小心!别动!”
阿图瞬间僵住。借着卡努姆火把的光亮,她看到前方通道的顶部和岩壁上,密密麻麻地倒挂着无数沉睡的蝙蝠!它们的体型比寻常蝙蝠大得多,翼膜呈现一种不祥的暗红色。
是血蝠(Zotz‘)!玛雅传说中栖息在冥界入口的生物,性情凶猛,受到惊扰会群起攻击,虽无剧毒,但数量庞大,足以将活物撕碎吸干!
它们显然被之前的敲击震动惊扰过,此刻正处于不安的浅眠中,任何一点异响都可能将它们彻底惊醒。
卡努姆和阿图大气不敢出,极缓极慢地后退,每一步都轻如羽毛,生怕惊动这片沉睡的“乌云”。
退回到水潭处的岔路口,两人才松了口气,后背已被冷汗浸透。
“不能走那边了。”卡努姆心有余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