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小年(2 / 2)

“岳兴阿。”玄烨开口,声音却不自觉放缓了些许。

“臣…臣子在!”岳兴阿连忙站起来,因为紧张,声音都有些发颤。

“朕听师傅说,你近日在读《孟子》。‘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其后几句是什么?依你看来,这‘四端’为何重要?”玄烨的问题并不算太难,却需理解。

众妃嫔的目光也都被吸引过来,好奇地看着这个近日颇得皇上青眼的小伴读。

岳兴阿深吸一口气,努力回想,一字一句清晰地背道:“‘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背完,他顿了顿,组织了一下语言,才又小心答道,“臣子觉得…觉得这‘四端’就像种子,是人天生就有的善心。有了这四颗种子,好好养护,才能长出仁、义、礼、智这些大树来。若是…若是不小心把种子弄丢了,或者不让它发芽,人就容易学坏。”他言辞稚嫩,却理解得颇为质朴真切。

玄烨听完,脸上露出一丝极淡的笑意,点了点头:“理解得不错。可见是用心了。赏。”

梁九功立刻示意小太监端上一碟精致的荷花酥,放到了岳兴阿面前。

“谢皇上赏赐!”岳兴阿小脸顿时亮了起来,高兴地谢恩,这才坐下,偷偷松了口气。

佟佳贵妃看着这一幕,脸上保持着得体的微笑,心中却微微一动。皇上对这孩子,似乎的确格外不同些。是因为赫舍里家?还是因为四阿哥?她暗自思忖着,却并未往他处想。

考校完毕,宴席继续。

玄烨似乎了了一桩事,不再谈论学问,只与妃嫔们闲话几句家常,问及各宫年节准备可还妥当,气氛复又轻松起来。

然而,唯有一直小心翼翼观察着皇帝的梁九功注意到,万岁爷那看似温和的目光,偶尔会掠过窗外,掠过西山的方向,那深邃的眼底,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与这满室喧闹格格不入的惦念。

【唉,】梁九功在心里暗暗叹了口气,【这满屋的莺莺燕燕,珠环翠绕,怕是加起来,也不及西山那位清冷人儿的一根头发丝儿能让万岁爷真正挂心。这小年宴啊,热闹是热闹,终究是少了点滋味儿。】

宴席终了,妃嫔们告退。玄烨独坐在渐渐冷寂下来的暖阁中,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

“梁九功。”

“奴才在。”

“朕记得…西山那边,年节用度可都送去了?炭火可还足?庵堂清苦,别短了什么。”

“回万岁爷,一早儿就按您的吩咐,加倍送去了,都是顶好的东西,悄没声息送的,绝不会落了话柄。”梁九功忙道,“赫舍里夫人那边,一切安好。”

“嗯。”玄烨应了一声,挥挥手让他退下。

暖阁内烛火通明,映照着帝王独自的身影。宫外的鞭炮声隐约传来,更衬得殿内空旷寂静。

他想要的,从来不是这满室的繁华与喧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