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冰系感悟(1 / 2)

冰洞之内,时间仿佛失去了意义,唯有无处不在的严寒与寂静统治着一切。赵小白盘膝而坐,如同一尊冰雕,唯有鼻间悠长而微弱的呼吸,以及体内缓缓运转的功法灵光,证明着他生命的延续。

伤势在顶级丹药和《药神典》玄妙功法的双重作用下,稳定而持续地好转。破裂的经脉已被修复大半,虽然仍显脆弱,但已能承受正常的灵力运转;丹田内的元婴恢复了几分神采,不再黯淡,只是体积似乎缩小了一丝,显得更加凝练,这是灵力极度消耗后又重新凝聚,去芜存菁的一种表现;后背那狰狞的伤口也已结痂,新生的皮肉泛着淡淡的粉色,虽然依旧能感受到深处残留的一丝寒意,但已无大碍。

然而,赵小白并未急于完全恢复灵力或继续深入疗伤。在那场与死亡擦肩而过的逃亡之后,在那深刻的反思与沉淀之中,他进入了一种玄而又玄的状态。

他的五感似乎变得更加敏锐,不再仅仅依赖于神识。皮肤能清晰地“听”到冰层深处那亿万年凝结所蕴含的、几乎微不可察的收缩与呻吟;耳朵能捕捉到极远处,冰裂谷深处因应力变化而产生的、细微如蛛网蔓延般的“咔嚓”声;甚至能“闻”到那纯粹到极致的冰寒气息,不带任何杂质,只有一种亘古不变的、寂灭与新生交织的意蕴。

他仿佛能“看”到,构成这无尽冰原的,并非只是固态的水,而是无数细微到极致的、活跃而又沉寂的冰系法则符文。它们在空中飘荡,在冰晶中排列,在寒风中起舞,共同构成了这片绝域的根基。

“寒冷,并非只是温度的缺失,更是一种力量的体现,一种秩序的彰显。”

一个明悟在他心间升起。

他想起了冰晶鸾鸟那足以冻结灵魂的吐息,那不是简单的低温,而是一种对“冰”之法则的高度凝聚与应用,是将“寒冷”这种概念,化作了实质性的、带有规则之力的攻击。

他想起了雪熊部落巫老那借助冰雪之灵的力量,那并非纯粹的信仰,而是对这片天地间某种冰系规则碎片的沟通与引动。

他甚至想起了自己以丹火对抗冰雕守卫时,丹火虽能克制,却总有一种力不从心的滞涩感,仿佛他的火焰,在这片冰系法则占据绝对主导的天地里,受到了无形的压制。

“我的丹火,源自《药神典》,脱胎于木火相生,讲究的是生生不息,焚化万物。但刚不可久,烈则易折。在这极寒之地,一味以猛火对抗,事倍功半,且消耗巨大。”

“而冰系法则,看似寂灭冰冷,但其内核,或许并非只有毁灭与冻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冰,是水的另一种形态,极致的凝固中,是否也蕴含着‘静止’、‘封存’、‘纯净’乃至‘守护’的意境?”

思绪如电,在他脑海中飞速碰撞。他回忆起自己强行将一丝冰寒之意融入灵力,形成那微弱“冰焰”时的感觉。那并非简单的冰火抵消,而是在某种极其危险的平衡点上,找到了一丝奇异的共存与转化。

一个更大胆,甚至堪称疯狂的念头,在他心中萌发、滋长。

“既然我的丹火在此地被压制,为何不尝试……主动接纳,甚至融合一丝冰系法则的意蕴?并非让火焰变得寒冷,而是让火焰拥有‘冰’的特性——极致的控制,绝对的凝聚,以及……那焚尽万物表象之下,一丝归于寂灭与永恒的意境?”

这个想法让他自己都感到心惊肉跳。冰与火,天生对立,是两种截然不同,甚至互相冲突的法则力量。强行融合,稍有不慎,便是引火烧身,甚至道基受损。

但回想起那冰晶鸾鸟操控寒冰时那举重若轻、如臂指使的强大,回想起自己那微弱“冰焰”所带来的、对火焰力量更精妙的掌控感,一种强烈的探索欲望压倒了对风险的畏惧。

“修行之路,本就是逆天而行,于不可能中开创可能。我的九转金丹,我的药神宗传承,哪一样不是走在常人难以想象的道路上?若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何谈追寻大道,守护所想?”

决心已定,赵小白眼神变得无比专注。他并没有立刻开始实质性的融合,而是首先调动起恢复了大半的神识之力,如同最精密的刻刀,开始反复观想、剖析、理解那萦绕在周围的冰系法则碎片。

他“看”着冰壁上水汽凝结、冻结、生长的过程,感受着那股从无序到有序,从活跃到静止的力量演变。

他“听”着冰层内部那代表绝对低温的、近乎停滞的“寂静”,体会着那种将万物运动放缓直至终止的法则伟力。

他甚至主动引导一丝极其微弱的、经过反复提纯和净化的冰寒灵气,小心翼翼地靠近自己指尖跃动的一缕本命丹火。

“嗤——”

轻微的湮灭声响起,那一缕丹火剧烈摇曳,光芒黯淡,险些直接熄灭。冰寒灵气也瞬间被蒸发殆尽。

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