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轿车在滂沱大雨中向西疾驰,如同利剑劈开厚重的雨幕。车内,黛紧握着方向盘,目光穿透被雨刷器反复刮擦的前挡玻璃,警惕地注视着前方漆黑的道路和偶尔闪过的、可能是哨卡的光点。后座上,徐文祖在药物的作用下昏睡,每一次颠簸都让他的眉头无意识地蹙紧。车载收音机调到一个微弱的、播放着咿呀戏曲的频道,这是“云雀”网络约定的信号——频道正常,表示行动按计划进行,一旦中断或变更内容,则意味着出现变故。
黛的脑中,如同精密的地图,清晰地呈现着“惊蛰”行动的每一个环节。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撤离,而是一场多线并进、虚实结合的统一行动,旨在利用最后制造的混乱,完成终极目标。
·主线:医疗转移(“春雨”小队):黛亲自负责,护送徐文祖前往西线预定交接点——青浦一处由教会医院控制的、看似废弃的检疫隔离站。那里有“云雀”网络的医疗节点接应,并准备了继续转移的通道。
·辅线:情报扰乱(“惊雷”小组):由陈师傅协调尚能活动的、非核心的“云雀”节点,在上海市区不同地点,同步发起一系列低强度但足以吸引注意力的骚扰行动。包括:切断某条76号依赖的电话线路;在“樱机关”某个秘密仓库外制造小火警;向几家外国报社匿名投递关于日伪高层腐败的、半真半假的材料。目的不是造成实质性破坏,而是制造遍地烽火的假象,让敌人无法判断主攻方向。
·暗线:金融引爆(“地火”小组):这是最危险,也是最具决定性的一环。黛通过一次性密电,向那个深潜于金融系统的“地火”节点发出了最终指令。该节点将利用徐文祖留下的金融网络图,选择几个关键节点,发起一系列经过精密计算的、看似市场波动的金融操作,旨在短时间内引发小范围的外汇和黑市金价异常波动,并故意留下指向“华丰”洋行及其背后日本商社的痕迹。这颗“金融炸弹”的当量虽不足以摧毁体系,但足以让施特劳斯博士坚信自己找到了关键线索,并将李士群和影佐的注意力牢牢吸在金融调查上。
·黛的视角(主线):
轿车有惊无险地通过了两个例行检查站。雨势成了最好的掩护,守卫们蜷缩在岗亭里,只是敷衍地看了看伪造的通行证便挥手放行。然而,在接近青浦交界处一个由76号控制的、更为严格的关卡时,她看到了前方闪烁的警灯和更多晃动的人影——李士群果然加强了对出城方向的管控。
“准备好。”黛低声对后座说,虽然徐文祖听不见。她放缓车速,右手悄然摸向了藏在座椅下的手枪。大脑飞速计算着硬闯的风险和可能的路线。
就在此时,关卡后方突然传来一阵骚动和几声模糊的枪响!守卫的注意力瞬间被吸引过去。是“惊雷”小组的行动生效了?还是……
黛没有犹豫,一脚油门,轿车趁乱加速,在守卫反应过来之前,猛地冲过了关卡!身后传来呵斥和零星的枪声,子弹打在车尾和路面上,溅起水花,但很快便被雨声和距离吞没。她不敢停留,将油门踩到底,轿车如同脱缰野马,彻底融入了无边的黑暗与雨幕。
·陈师傅的视角(辅线):
他站在苏州河畔一座仓库的阴影里,看着对岸某处冒起的浓烟(“惊雷”小组的杰作之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手中的怀表指针走向预定时间。他转身,对身后几个模糊的人影点了点头。其中一人迅速爬上电线杆,剪断了某条线路。另一人则将几个包裹塞进不同的邮筒。
“撤。”陈师傅低声道,声音沙哑而疲惫。他知道,这些行动如同螳臂当车,但只要能为主线的成功争取到一丝一毫的机会,便是值得。他们像水滴一样,迅速分散消失在上海迷宫般的里弄中。
·施特劳斯的视角(暗线影响):
礼查饭店套房里,施特劳斯博士被紧急叫醒。助手送来刚收到的金融市场初步监测报告和“惊雷”小组行动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