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沪上奕 > 第136章 网络节点图:真正的“云雀”网络

第136章 网络节点图:真正的“云雀”网络(1 / 2)

教会救济所的地下室潮湿阴冷,唯一的光源是挂在斑驳砖墙上的一盏煤油灯,将黛和刚刚苏醒、仍极度虚弱的钱阿四的身影投在墙上,摇曳如同鬼魅。钱阿四蜷缩在一条薄毯里,脸色蜡黄,眼窝深陷,嘴唇因脱水和恐惧而干裂起皮,仿佛刚从地狱边缘爬回来。他紧紧抱着那个几乎与他形影不离的旧书布包,像抱着救命稻草。

黛递给他一杯温水和小块压缩饼干,没有催促。钱阿四的手指颤抖得几乎握不住杯子,水流从嘴角溢出,混合着不知是水还是泪的液体滑落。他贪婪地吞咽着,过了好一会儿,才仿佛找回了一点力气,抬起浑浊的眼睛,声音嘶哑得如同破锣:

“苏…苏小姐…书…书我找到了…但…但差点就回不来了…”他剧烈地咳嗽起来,身体筛糠般抖动,“他们…他们也都在找…日本人…还有穿黑衣服的…像鬼一样…我跟他们…在书铺、在码头…兜圈子…像老鼠一样…躲在货舱底…吃发霉的饼…”

他断断续续的叙述,拼凑出一幅惊心动魄的逃亡图景。他确实找到了那本同治年间“玉茗堂”批点的《牡丹亭》,但在准备交接时,发现已被多方势力盯上。他凭着对上海弄堂和底层角落的熟悉,以及一点运气,才侥幸摆脱追踪,但也耗尽了所有心力。

黛接过那个用油布仔细包裹的书册,入手是陈旧纸张特有的干爽与沉重。书页泛黄,但保存尚算完好。她强压下立刻翻阅的冲动,安抚道:“阿四,你做得很好,辛苦了。先休息,这里暂时安全。”

钱阿四仿佛耗尽了最后一丝精力,头一歪,沉沉睡去,但抱着布包的手依旧没有松开。

黛拿着那本《牡丹亭》,走到地下室另一角,徐文祖依旧在药物作用下昏睡,呼吸微弱但平稳。煤油灯下,她深吸一口气,翻开了这本历经千辛万苦才得来的古籍。

她首先核对了徐文祖留下的那片残页所在的《闹殇》一出,确认版本无误。随后,她开始运用之前破译的“序号差”方法,结合这片新残页上更复杂的批注——那些指向特定字句间距、墨点深浅、甚至纸张纤维走向的符号——进行更深层的定位。

这不是简单的文字游戏,而是需要将整本书视为一个精密的坐标系的超解密过程。徐文祖将他档案管理员的职业本能发挥到了极致,利用了这个特定版本《牡丹亭》独一无二的物理特征作为密码本。

时间在翻动书页的沙沙声中流逝。黛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眼神却越来越亮。随着一个个坐标被定位,一组组看似杂乱无章的字词被提取出来。它们不再是孤立的线索,而是开始彼此关联,逐渐勾勒出一幅令人震惊的图景——

这不仅仅是一个联络名单或物资清单,而是一张覆盖华东多个城市、涉及海关、邮政、内河航运、甚至部分伪政权机构的、极其隐秘的情报流转与人员掩护网络节点图!这个网络的代号,正是“云雀”!

与黛之前熟悉的、层级分明的垂直情报网络不同,“云雀”网络更像一张蜘蛛网,或者更准确地说,一个蜂窝状结构。

·节点:每个节点(如某个海关职员、邮差、客栈老板、甚至妓院鸨母)通常只与相邻的1-2个节点单向或双向联系,形成一个个小的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