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沪上奕 > 第115章 租界警务处的暗棋

第115章 租界警务处的暗棋(1 / 2)

白俄旅店污浊的空气里弥漫着劣质伏特加与潮湿霉烂的混合气味,隔壁房间传来断断续续的、用俄语吟唱的古老民歌,调子苍凉而沙哑。黛躺在坚硬的板床上,双眼在昏暗中凝视着天花板上斑驳的水渍,它们如同扭曲的、预示不祥的星图。“渔夫”的警告和公开密报带来的冰冷窒息感,并未随时间流逝而消散,反而沉淀为一种更为坚硬的决心——她必须创造变数,在死局中撕开一道口子。

直接攻击“东亚海事研究所”无异于自杀,利用已知的、可能已被监控的地下网络更是自投罗网。她需要一个全新的、出乎敌人意料的支点,一个能暂时吸引“樱机关”和特工总部绝大部分火力,并能制造出足够混乱与恐慌的“重大事件”。这个事件必须发生在租界,最好是公共租界核心区域,才能最大限度地牵制各方势力,尤其是能让日本军方有所顾忌、不敢明目张胆大规模介入的地带。

她的目光投向了地图上公共租界工部局大楼、各国外交机构、银行总部林立的区域。哪里是能瞬间引爆外交地震,又能暂时瘫痪租界治安系统神经中枢的节点?一个地点浮现在她脑海——租界中央巡捕房档案库,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与之相关的、储存着某些敏感调查卷宗的副警务总监办公室。

如果能制造一起针对租界警务处高层的、未遂的但极具威慑力的“刺杀”或“爆炸”事件,并将线索微妙地引向日本特务机关(例如,使用与“樱机关”某些秘密行动特征相符的武器或手法),那么,租界警方、乃至背后的工部局董事会,将不得不做出强烈反应。这将迫使日本方面不得不分散精力去应对外交诘难和内部调查,从而为虹口那边创造稍纵即逝的机会。

但这计划有一个致命的前提:她需要租界警务处内部的信息,确切地说,是需要知道哪位高层官员的日程、安保漏洞以及其办公室或座驾的准确信息,足以让她策划这场“表演”。同时,她还需要一个能在事后、在混乱中,一定程度上影响调查方向,至少是延缓追查真正凶手(也就是她自己)的“内应”。

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直到她记忆中一个几乎被遗忘的碎片,如同深水中的气泡般缓缓浮现——亨利·沃辛顿副巡官。

三年前,她曾以某个外交酒会女伴的身份,与这位年轻的、有着牛津口音的英国副巡官有过一面之缘。沃辛顿当时约莫三十岁,金发梳理得一丝不苟,有着典型的盎格鲁-撒克逊精英的傲慢与刻板,但黛却从他偶尔瞥向那些高谈阔论的日本军官的眼神中,捕捉到了一丝难以掩饰的、混合着鄙夷与不安的阴郁。后来,她从侧面了解到,沃辛顿一位关系密切的表兄,在南京事件后于下关码头“意外”失踪,尽管英方保持了外交克制,但家族内部始终怀疑与当时失控的日本士兵有关。这份私人的仇怨,被他小心翼翼地隐藏在职业性的冷漠之下。

这是一个极其脆弱的、基于直觉的判断。但黛已别无选择。她需要将这条潜在的“暗棋”激活。

要接触沃辛顿,并让他愿意冒巨大风险合作,常规方式绝无可能。她需要一场精心设计的“邂逅”,一场能直击其内心隐秘伤疤的“意外”。

通过连续两天对沃辛顿位于法租界西区公寓及其在中央巡捕房办公地点的隐秘观察,黛掌握了他的基本行动规律。他每周三晚上,会独自前往静安寺路一家颇受外国侨民青睐、以收藏稀有雪茄闻名的“绅士俱乐部”消遣一小时。

周三晚八时,俱乐部厚重的橡木门内流淌出舒缓的钢琴曲。黛换上了一身剪裁优雅的深蓝色丝绒晚礼服,发髻高绾,饰以珍珠发夹,气质冷冽而神秘。她手持一个精巧的手包,里面除了口红、粉盒,还放着那柄勃朗宁和一张准备好的、泛黄的旧照片复制品——照片上,是沃辛顿与他那位失踪表兄在牛津校园里的合影。

她选择在沃辛顿习惯坐的、靠近壁炉的僻静卡座旁的位置坐下,点了一杯不加冰的威士忌。当沃辛顿穿着便装,拿着雪茄和一杯白兰地走过来时,她似乎正专注于手边一本歌德诗集的法文译本,眉头微蹙,带着一种沉浸在文学世界中的疏离感。

沃辛顿显然注意到了这位独自一人、气质不凡的东方女性,但他只是礼貌性地微微颔首,便在自己的位置坐下,开始翻阅当天的《字林西报》。

时机到了。黛仿佛无意中手一滑,那本诗集掉落在铺着厚地毯的地板上,恰好落在沃辛顿的脚边。一张照片从书页中滑出半截——正是那张合影。

沃辛顿下意识地弯腰替她拾起。当他的目光触及照片时,身体有瞬间的僵硬,脸上职业性的从容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触及禁忌的震惊与警惕。他抬起头,锐利的蓝色眼睛紧紧盯住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