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陈案(1 / 2)

肖北,甚至包括态度强硬的江基国,都远远没有料到,一个乔强军的出逃事件,其引发的政治涟漪竟会如此深远,最终演变成一场席卷而来的惊涛骇浪。

省委的震怒和省检察院的强势介入,已经让玄商官场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但这远非终点。

一个被尘封了近十年的旧案,因为乔强军的出逃,被重新撬开了缝隙。

早在2008年,玄商市粮食局内部就曾发生过一场不小的地震。当时,多名粮食局干部职工,顶着巨大的压力,联名向中央写信,实名举报时任粮食局局长王国顺与江北省粮油工贸公司相互勾结,通过虚报项目、套取补贴、低价倒卖储备粮等多种手段,大肆侵吞国家粮食专项资金,造成巨额国有资产流失。

这封沉甸甸的举报信,当时就引起了国务院信访局的高度重视,当即批示,指派江北省银监局牵头彻查。

省银监局的调查组进驻玄商,初期的调查确实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掌握了王国顺与王利民利益输送的部分关键证据。然而,就在调查进入深水区,即将触及核心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发生了——局长王国顺在一次“酒后散步”中,失足坠入城郊河道,溺水身亡,被认定为“意外事件”。

紧接着,更为蹊跷的事情发生了:江北省粮油工贸公司以及玄商市粮食局内部,与案件相关的关键账本、凭证资料,在一夜之间离奇丢失,仿佛人间蒸发。重要证人非死即“失忆”,关键证据链断裂,调查工作瞬间陷入僵局。

不久后,来自“上面”的压力悄然而至,调查被以“证据不足,避免造成更大不稳定”为由,强行叫停。这起曾经引起中央信访部门关注的粮仓蛀虫大案,最终不了了之,被厚厚的尘埃所掩盖。

近十年过去了,很多人都已经淡忘了这件事。但当年参与调查的省银监局一些老同志,以及始终关注此事的国务院信访局相关部门,却从未真正忘记。

如今,玄商市重启对粮食系统的调查,矛头直指与当年案件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江北省粮油工贸公司,而关键人物——中储粮玄商直属库主任乔强军竟如此“精准”地闻风外逃!这个消息,第一时间就触动了省银监局相关人员的神经。

他们立刻按程序向上级中国银监会以及国务院信访局汇报。

信访局在接到情况通报后,敏锐地意识到这绝非孤立的个案,很可能是十年前那起旧案沉渣泛起,甚至是背后庞大利益网络的一次危机应对。他们不敢怠慢,立即整理形成专报,上报给了中央有关领导。

中央领导阅后,做出了明确批示,要求严肃查处,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国有资产安全。批示精神迅速通报至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资委对此高度重视。粮食储备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资源,粮食领域的腐败直接威胁国家安全。玄商市暴露出的问题,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在紧急召开内部会议研判后,国资委主要领导亲自向国务院分管领导进行了专题汇报。

国务院领导在听取汇报后,当即指示:此案要大力查处!要坚决一挖到底,无论涉及到什么人、什么级别,都要严肃追责,绝不姑息!务必查清乔强军外逃真相、查清粮食系统存在的腐败问题、查清是否存在保护伞,给党和人民一个明确的交代!

这道来自最高层的指示,带着雷霆万钧之力,迅速传达到江北省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