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深潭藏锋(2 / 2)

整个过程,林小树的心神高度集中。他刻意将【敛神诀】的凝神效果融入其中。凝聚的神念不再是粗暴地感知炉温药性,而是如同最精密的探针,深入到药液融合的微观层面,观察每一丝药性变化的细微征兆,预判每一次可能出现的药性冲突或逸散。同时,对自身灵力的输出控制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精细程度,每一缕灵力都用在刀刃上,绝不浪费分毫。

【基础炼丹(小成):经验+2】

【基础炼丹(小成):经验+2】…

经验值稳步增长。

第一炉,成功!炉底铺着一层淡黄色、散发着微弱土腥气的粉末,正是最普通的聚气散。

第二炉,火候稍过,药粉微焦,品质下降,但勉强可用。

第三炉,完美!粉末色泽均匀,药香内敛,已接近下品中的优等。

林小树没有停顿,立刻开始炼制回春散。这一次,有了聚气散练手的经验和凝神状态的加持,他对火候和药性融合的掌控明显提升了一个台阶。

沉渊炉中,回春散所需的几种药材精华在灵力的引导下,如同温顺的溪流,缓缓汇聚、交融。凝神状态下,他甚至能“看到”不同属性的药力分子在高温中碰撞、结合,形成更稳定、更具活性的新结构。当最后一丝药液凝成均匀的碧绿色粉末,一股比回气散浓郁数倍、充满生机的草木清香弥漫开来!

【基础炼丹(小成):经验+5】

【基础炼丹(小成):经验+5】!

连续的成功带来丰厚的经验回报!

看着炉底那层品质明显提升、接近中品的碧绿药粉,林小树苍白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疲惫却真实的笑容。炼丹术,是他目前最直接、最可控的变强途径!灵力消耗可以通过丹药补充,技能提升带来更高的成丹率和品质,形成良性循环!

接下来的日子,林小树的生活陷入了一种单调而高效的循环。

白日:

*晨起,修炼《敛神诀·凝神篇》,淬炼神识,冲击瓶颈。

*前往百草圃,以【灵植培育】小成之境,与草木深度沟通,精细劳作,积累经验,同时暗中留意后山石壁的异常波动。

*偶尔“偶遇”老吴,恭敬问候,从对方只言片语或对某些灵植的点评中,捕捉可能的线索或警示。

*前往西三矿洞,用炼制好的聚气散或回春散,换取更多材料或少量灵石,维持收支平衡。

夜晚:

*以聚气散辅助,运转《长青诀》,缓慢而坚定地提升灵力修为。炼气二层的灵力旋涡,在一次次周天运转中,逐渐变得凝实、壮大。

*利用沉渊炉,大量炼制聚气散和回春散。在【敛神诀】的凝神加持下,【基础炼丹】的经验值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成丹率稳步提升至六成以上,偶尔能炼制出品质不错的中品回春散。

*抽空练习【基础符箓】。以李铁给的劣质轻身符为模板,用最低廉的符纸和朱砂,反复绘制、练习灵力灌注与符文勾勒的精准结合。失败是家常便饭,但每一次失败都化为经验。

*夜深人静时,会拿出开山锄,以极微量的灵力激活锄柄上的微型遁地阵纹路,不进行实际遁移,只是反复熟悉那种引动地脉之力的感觉,试图降低其启动的灵力消耗门槛。

【敛神诀(小成):0\/1000】!

在第七天的黎明,当第一缕天光刺破矿洞的黑暗,投入石屋时。林小树识海中仿佛有一层无形的隔膜被骤然冲破!原本凝聚的神念,在这一刻骤然向内坍缩,变得更加精纯、凝练!感知范围并未扩大,但洞察力、穿透力、以及对自身神念的掌控力,都跃升了一个大台阶!石屋角落那只灰蜘蛛,其复眼中映照出的微光世界,都清晰可辨!

【基础炼丹(小成):350\/500】

【灵植培育(小成):780\/2000】

【长青诀(入门):85\/100】

【基础符箓(入门):45\/100】

【基础身法(入门):10\/100】

【基础格斗(入门):18\/100】…

面板上,各项技能的经验值都在稳步而扎实地增长。二十块下品灵石早已消耗殆尽,但换来的是储物袋中数十份聚气散、十几份品质不错的回春散,以及一张他刚刚绘制成功的、勉强能用的“轻身符”(下品劣质)。

他的修为,在大量聚气散的辅助和《长青诀》的持续运转下,也终于逼近了炼气二层的顶点。丹田内的灵力旋涡旋转速度加快,核心处那一点灵力核心,变得愈发凝实、明亮,仿佛随时可能突破某种界限。

石屋依旧简陋,但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药香和朱砂的味道,墙角堆放着整齐的药材和符纸,沉渊炉安静地立在火塘边。林小树盘坐其中,气息沉静,如同深潭。外表依旧是那个不起眼的杂役,但内里,无论是神识、灵力、还是掌握的技能,都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短暂的“和平发育”,如同深潭下的暗流,在沉默中积蓄着足以裂石穿空的力量。老吴关于后山“小东西”的警告,如同悬顶之剑,时刻提醒着他,这来之不易的平静,随时可能被打破。

他看向窗外,后山那幽深的轮廓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手中的开山锄,锄刃在熹微的晨光下,反射出一抹内敛的寒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