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的话,周正其实也想自己把尼特里亚会战给包圆了。
用自己的兵打自己的仗,对外依赖越小越好,完全不借助更是最好。
但是军事这玩意儿毕竟是由一系列客观事实所组成的严谨学科,谁要敢在这方面以个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不尊重客观事实,那一准得完犊子。
放到周正这儿来说,那就是无论周正自己多么想不借助外力把仗打了,但事实就是这次要面对的山地作战真不是一般棘手。
蛮干硬上的话,很可能会导致某些无法接受,甚至是灾难性的后果,这是周正最先需要竭力避免的。
权衡再三,周正最终还是把电话打给了自己的“便宜大舅哥”——如今已经官拜上校的非洲军团下属空降军某部指挥员,阿尔西姆。
接到周正打来的“协助出战”求援电话,阿尔西姆这边倒表现得没那么诧异。
毕竟在恰当的时间点上把握战机、介入战事,这是阿尔西姆早就和周正商量好的事,早在非洲军团之前的瓦格纳时代基本就把这事给定了下来。
只是后来的战事进展一直压力不大,周正寻思着引外援介入战事,是一张可以充分发挥信息差优势的强力底牌,在关键时刻完全可以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起到足以左右战局发展的作用,所以也一直没把这张底牌提前暴露。
事儿就这么一拖两不拖地一直拖到了现在,阿尔西姆对周正的求援也是答应地爽快。
直接表示我们非洲军团最近没啥大的战事,欺负那些路边一条、收拾臭鱼烂虾也没啥劲。
至于帮你收拾博纳特,尽快把未来科技赶下海送回北美老家去,这是能实现共同利益的大事,值得腾出手来帮你优先处理。
为此,阿尔西姆承诺能抽调一个空降营,以直升机机降作战的方式越境突入战场协助战斗。
至于其它的配合作战力量和支援火力,阿尔西姆就爱莫能助了,表示这得由周正自己想办法安排到位,自己所能提供的极限就只有这一个空降营。
毕竟特别军事行动仍在进行当中,俄军绝大部分的主力还都在烂仗泥潭里耗着,非洲军团自身的兵力也没多么充裕,甚至称得上有些捉襟见肘。
这一个空降营的兵力看似不多,可已经是阿尔西姆这位空降军上校手底下,几乎全部的预备队兵力了。
能把手头的机动兵力抽出绝大部分来帮周正打仗,这已经是阿尔西姆看在“都是自家人”的份上尽力帮衬的结果。
加之周正还跟大光头苏洛维金大将,这位非洲军团一把手打过交道、有些交情,越境支援作战计划递交上去也好通过,只要不是兵力使用太过铺张就行。
而对周正来说,哪怕就这一个空降营的兵力,也完全称得上是帮了大忙。
须知这可不是什么一般的毛子部队,而是喊着“梦想在莫斯科胜利公园致以问候”口号的VDV,上战场就是奔着当烈士去的,视死如归的气势不是一般部队所能比拟得了的。
有了这一个营的VDV助力,周正夺取绕城山脉制高点的计划就会大大降低难度。
不需要什么太花里胡哨的战术,直接在恰当的时间点使用机降作战方式,将部队投送入战场、对着防守山脉制高点的博军骑脸输出即可。
这么做相当于直接对战场维度实施了降维打击,直接抹平了博军的山脉制高点优势。
简单来说,就是你博军无论是在山下还是在山上,在机降作战面前都没有本质区别,都只有“地面作战”这一个维度。
另一方面,虽然博军此前还从未和VDV这样的超强对手交过手,也没经历过防御机降作战突袭这样的战斗。
但机降作战,尤其是骑脸式机降作战本身极大的风险性,还是不容忽视的,不可因为“VDV强而博军弱”就忽视客观存在的军事事实。
比如说,一旦机降投放下去的步兵被战局所困,一时半会没啃下来有坚固防御的博军阵地,再被博军摇来了更多增援部队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那卡在敌制高点阵地前的VDV们,可就进退两难、处境凶险了。
而这也衍生出了另一个必须慎重对待的问题。
能借来VDV这么一支强力外援下场参战,对周正来说固然是好事,能极大地缓解战场压力、增强战术弹性。
可要是这VDV营因为自己的决策不当、指挥失误,而被博军严重杀伤乃至全军覆没的话。
那到时候可就不是自己一个人能处理得了的问题,而是对“便宜大舅哥”阿尔西姆那边无法交待了,机遇与风险完全可以说是并存的。
有鉴于此,有机会指挥VDV出战的这仗该怎么打,如何才能样样兼顾找到最佳平衡点,打出尽可能完美的实战效果,周正这还得好好寻思一下、做一个完善计划。
但首先,在完善作战计划的同时,对博军兵力投送能力的重点打击这事却是不能耽误,否则战机稍纵即逝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
考虑到此次远程火力打击的涵盖面广、目标多,较之北进战役初期对113、114两个杂牌军旅的关键节点打击,还要来得难度更高、弹药消耗量更大。
在制定作战计划时,本着“能省则省,尽量不铺张浪费”原则的李正剑,并不打算用弹道导弹来解决所有问题。
如果用弹道导弹来轰炸掉所有的需打击目标,这样做固然是讲排场、火力充裕,同时保证打击精度和毁伤效果了。
可己方现有的就那三位数出头备弹量,也实在是禁不起这样的高强度消耗。
要知道仗打到现在这份上,真正的上强度硬仗可还没开始呢。
无论是近在眼前属于必打之仗的尼特里亚会战,亦或是紧随其后可以预见到的首都战役,战斗的强度和烈度势必要比之前的三镇战役高出不止一个层级。
手头的弹道导弹备弹就这一百来枚,乍一看好像是挺多的。
可这次打击用个二三十枚,下次再有要打的目标了继续二三十枚顶上,到尼特里亚战役的关键阶段再断断续续用上个三五十枚乃至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