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内,朱瞻基坐在龙椅之上,拿着宝剑抵在地上,一脸的平静。
下方,则是一众恐惧的大臣,所有人面色惊恐,额头不断流淌着细汗,每个人都显得无比的焦急与绝望。
朱高煦的大军破城而入,这个消息他们已经知道了。
当这个消息传来之时,大部分人都已经被吓得瘫软在地。
纵然是杨士奇等人,也是一脸的绝望,心头无比的苦涩。
城没破之前,每个人都依旧还有幻想,但当城被攻破,希望破灭,让他们一时都难以承受。
他们很不想死,可他们又找不到任何一个可以继续活下去的理由。
之前他们的站队,站得太死了,他们将朱高煦得罪得死死的,他们丝毫没有重新更换的可能。
当真的面临死亡时,哪怕是杨士奇等人,也无法做到平静以待,但却又不知道该做什么,只得呆滞的看着殿顶。
所有人的众生相,朱瞻基都看在眼中,也没有任何的表示。
如今覆灭在即,他看得出,这些人都不想死,都想活,他又能说什么呢?
朱瞻基心头一时有些悲哀,想当初朱允炆覆灭之时,尚且还有不少人愿意与国共存亡,愿意赴死。
然而现在到了他,与朱允炆有着同样的遭遇,也到了这一步,没有一个人愿意跟随他一起赴死,没有一个人愿意与国共存亡,这些人都只想着如何让自己活下去。
都是亡国之君,朱允炆身边尚且还有义士,而他身边,什么都没有。
他一直瞧不起朱允炆,但此刻朱瞻基才发现,他连朱允炆都不如。
这个结果,让朱瞻基格外的难受,却是没有丝毫办法。
其实从当初杨士奇等人抱团取暖,排除异己,且朱瞻基同意之时开始,就注定了会是这样的局面。
高贤宁、陈良等人被杨士奇等人诬陷入诏狱,也是正好赶上朱瞻基登基,大赦天下,朱瞻基看在这几人是朱棣亲自再请入仕的,放入了特赦名单,这几人才得以存活。
而至于蹇义、夏元吉等人,也被朱瞻基给抛弃。
杨士奇等人在朝堂之上大肆排除异己,朱瞻基也并没有制止,也可以说制止得已经晚了,才导致了如今这个情形,又能怪谁呢?
老朱家从朱元璋开始,其实为了收服文人士子之心,付出了太多的努力。
结果朱棣靖难之后杀了一批,也因为朱棣的篡位夺权,让那些真正的文人士子与朝廷离心离德。
后面朱棣极力改变,总算改善了一些,然而到了朱瞻基时期,朱棣好不容易改变的,又变了回去。
朱瞻基说着要拉拢文人士子,但实际上,拉拢的不过是杨士奇这些人。
先是高贤宁等人,再是蹇义等人,这个朝堂,早已经变了味。
朱瞻基将这些想法甩开,如今,他也不想再去纠结这些了。
现在朱高煦已经打进来了,他已经覆灭在即,再想这些,又有什么意义呢?
看着这些人,朱瞻基缓缓开口。
“你们都是国之重臣,是大明柱梁,今江山社稷被贼子颠覆在即,尔等当有昔日方孝孺等人之理念。
看看你们,一个个慌了神,恐惧之色言于表,以后的后生,恐都会以你们为耻。
今,既然朝廷覆灭在即,朕希望你们都能展现出昔日意气风发之气势,不可让贼子小觑了才是。
结局既然无法改变,那便随朕,慷慨赴死吧。”
朱瞻基面色依旧淡然,语气也没有丝毫的愤怒,只有平静。
这一天到来,他已经可以做到平静以待了。
只是他看着这些人这幅样子,让他很是不舒服,即便如今已经输了,但他不想让朱高煦将他看扁了。
他要让朱高煦知道,他大明君臣,不差,大明的臣子,不比朱高煦大汉的差,他不想什么都被朱高煦给比了下去。
其他方面,他已经输得一塌涂地,这方面,他不想再输了。
起码,总得在一方面,他不能比朱允炆差得太多吧?
当初朱棣靖难,成功之后付出那么多,才终于让大明变得更加富强,也算是洗清了篡位夺权的名声,下去了也能见朱元璋了。
他不想自己下去后,不仅无颜去见朱棣与朱高炽,他更不想让朱棣这一脉的人,更加难以面对朱元璋。
杨士奇等人闻言,渐渐开始回过神来。
杨士奇、杨荣几人纷纷开始整理衣襟,尽量让自己显得坦荡,但内心的那道坎,依旧难以过去。
而其他人,哪怕朱瞻基这样说,依旧没有什么改变。
这部分人,已经认命了,他们不想再做什么挣扎了。
什么身后名,命都没了,还管什么名?
至于朱瞻基说的话是圣旨,反正都要死了,朱瞻基要杀也随朱瞻基杀了。
最终不被朱瞻基杀也会被朱高煦杀,横竖都是一死,到了这一步,他们还在乎那些做什么?
这些人的态度,朱瞻基都看在眼中,只感觉心中更是悲凉。
这就是他当初委以重任的大臣啊,如今却是这个样子,他以往是根本没有看出来呢。
在朱瞻基与众臣等待之时,殿外,刘忠带着锦衣卫严阵以待,纷纷做好了最后殊死一搏的准备。
皇宫之外,朱高煦已经入城,带着大军正往皇宫赶来。
城内的明军,四处逃窜,基本没有怎么抵抗。
在大明最后的那些精锐几乎战死的情况之下,朱瞻基新组建的那些新军,丝毫没有死战的意志。
汉军穿梭在城内,对百姓的房屋,没有丝毫的破坏。
只要那些普通百姓没有出门闹事,也没有一个汉军去主动侵扰。
朱高煦带着大军来到皇宫之外,看着皇宫围墙,张辅与韦达率先开始发起进攻。
皇宫的围墙,根本无法挡住汉军的突进,宫内的守卫,也很快被汉军所攻破。
张辅与韦达等人带着大军在前面冲,朱高煦带着护卫军与豚卫在后面跟上。
进入到皇宫之中,太监、宫女四处逃窜着,凡是汉军所过之处,很快被制止。
朱高煦无心去注意这些,只是一步步向着大殿走去。
他知道,朱瞻基以及大明的那些重臣,就在那里。
很快来到大殿之外,看着锦衣卫还在进行抵抗,朱高煦也没有丝毫的阻止。
直到刘忠战死,这里的锦衣卫尽数被大军所灭,张辅与韦达浑身是血的来到朱高煦身前。
“王爷,周边已经全部清空,大军正在对皇宫其余之地进行肃清。
殿内臣也已经布置好了,杨士奇、杨荣、杨溥、黄淮等人全部都在,已经全部被控制。
皇帝也在里面,他说想要见王爷。”
朱高煦看着大殿的殿门,片刻,缓缓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