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面上,庞大的舰队行驶着,遮天蔽日的大汉旗帜迎着海风飘扬。
舰队中心的帅舰之上,朱高煦一脸无奈的看着面前目光炙热看着他的于谦,朱芸清则是在一旁满脸担忧的看着。
“王爷,臣此次负责南亚之地稳定与发展,臣感触许多。
臣先说其中一点,那便是请王爷暂时停止对欧洲诸国的征伐,如今大汉,已经无力负担王爷之前定下的,扩张之后需要保持汉人为主体的政策了。
王爷可知,如今的南亚诸省,迁移过来的汉人依旧无法覆盖所有地方。
这还是南亚之地,而在中亚与西亚诸省,除了最先迁移过去的那一个批次的人,直到现在,依旧还没有开始进行第二批次的人口迁移。
因为如今连南亚都还没有彻底完成,大汉已经没有那么多人口继续迁移。
如今王爷又在攻伐欧洲诸国,臣不知道王爷与王阁老他们是怎么想的,但臣当初若是还在,必然竭力反对。
而事实也证明了,臣想的不错,欧洲诸国即便王爷攻下,现在大汉也做不到去管控。
如今王爷撤军,留下诸多王子在欧洲诸地,臣认为应当让诸位王子返回,不应停留欧洲诸国。
大汉现在需要先稳定西亚与中亚之地,尤其是北部那边原本的金帐与白帐汗国之地,这些地方若是无法稳定下来,无法保证以汉人为主体的政策,大汉无法再度向外扩大疆域。
若不然,只会给大汉留下各种隐患,后续需要极为漫长的时间才能处理。
还请王爷不要好高骛远,先迁移人口至南亚、西亚、中亚诸省吧,欧洲那边,不可迁移人口过去了!”
于谦丝毫不怕朱高煦惩处的看着朱高煦,在他看来,对欧洲诸国那里继续投入,就是错的。
他来到南亚之地数年,这几年的时间,他一直兢兢业业的处理着南亚事务,哪怕比之前黝黑了不少,样貌也更加老态,更是吃了不少的苦,但他都没有在意。
原本南亚之地已经差不多彻底稳定下来,只需要再填充一部分汉人,这里的事情就基本可以完成。
然而最终却是就在这里出现了问题,大汉要准备三百万人口迁移至朱高煦分封在欧洲那边的王子藩地,如今没有人口迁移南亚。
不仅是南亚,西亚、中亚之地原本准备迁移的人口,都要推迟时间。
于谦可是清楚的,西亚与中亚之地,原本是要准备迁移五百万人口,分批次迁移,准备用五年以上的时间来完成,这还只是初步需要迁移的,后续甚至还需要更多。
但现在这两个地方所迁移过去的人口,如今都还只有五十万,后续的迁移,仿佛停滞了一般。
而南亚之地原本还需要的百万人口,如今只得不断推迟,这让他很是难受。
这些问题他也想了许久,在他看来其中的隐患过于巨大。
本来他就想找朱高煦好好说说这个问题,正好遇到了朱高煦率领大军返回,在经过南亚时,朱高煦邀请他一起返回,他也没有任何犹豫,上了朱高煦的船。
于谦的目的也很简单,那就是让朱高煦重视如今打下来的地方,而不是好高骛远,打下来的这些地方都还没有彻底稳定下来,没有彻底成为大汉真正的疆域之前,不要再对外出兵。
以往大汉一直按照原本制定的政策在走,那就是打下一地,迅速派官吏前往稳定,协同大军以最快的方式先稳定下来,随后迁移人口,配合所实行的政策,让地方上的百姓逐渐心向大汉。
原本一切都好,可偏偏在如今,朱高煦却是忘了这个国策一般,悍然发起了对欧洲的征伐。
于谦不知道朱高煦是怎么想的,到底有没有忘,也不知道有没有人给朱高煦提这些,但他必须要将这一点给朱高煦说出来。
朱高煦看着于谦,很是头疼。
如今他大军都回来,对欧洲的征伐都已经结束了,按道理而言,这件事算是过去了吧?
但于谦就是揪着这点不放,非要给他在征伐欧洲这件事上掰扯出一个对错。
朱高煦直到现在都还没有发火,不仅是他对于谦的看重,更是因为于谦如今已经是他女婿,他的宝贝大女儿就在这里的。
看了看于谦,又看了看坚定站在于谦那边的朱芸清,朱高煦无奈一叹。
随即神情肃然,缓缓开口。
“于谦,朝廷怎么做,按道理而言,是可以不用告诉你的。
既然让你来负责南亚诸省,你的任务,就是做好这件事,其他的,与你无关。
但本王可以告诉你,征伐欧洲,是本王所定,其目的你不用知道,但其中一个目的,可以告诉你。
那便是本王想要试试,这次能不能做到直接掌控欧洲诸国之地。
如今在欧洲诸国的目的已经达成,本王已经撤兵,这件事,便是已经过去,后续大汉的重心,会逐渐放在南亚、中亚、西亚等地的治理之上。
人口的迁移,也会陆续的去完成,需要做的事情,后续都会陆续的去做到。
至于本王分封在欧洲之地的藩地,人口的迁移会优先进行。
本王对欧洲之地的重视,不会减少。
待以后有了条件,朝廷还会再次向欧洲之地发起扩张,那时候将会是逐步的扩张,如同之前一般。”
朱高煦说到这里,看着于谦还是一脸的不服,继续开口。
“另外本王再跟你说一次,你所说的,已经是属于过去的事情,属于已经发生过的事情。
你可以做总结,将其中你看到的不好的一面,说出来。
但本王提醒你,也仅此而已了。
你为臣子,需要考虑的,是以后该怎么做,你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已经发生的事情,不需要你来反复谏言对与错。
就像如今,本王已经撤兵,诸事已经定下,后续就会开始加强对中亚、西亚之地的治理,你说征伐欧洲诸国这些的对错,又有什么意义呢?
总结可以做,但这不是你用来逼迫本王的理由。
如果你真的重视与在意这些,那你现在所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将这些地方治理好,如何将这些地方尽快彻底纳入大汉疆域,是为了完成后续对欧洲诸国的扩张,接下来朝廷应该怎么做。
对过去的总结,是为了在下一次实行之时,可以充分考虑这个总结里面需要注意的事项,需要解决之后,才能再度进行的。
即便本王跟你说,不应该征伐欧洲诸国,但即便本王说了,对于如今的事实,有改变吗?
你告诉本王,本王现在给你你想要的答案,对现在,又有什么改变?
你是想要通过这件事让本王认错,向本王证明你多有能力?还是说你要让本王一定要听从你所有的谏言?本王不听,就是昏庸吗?
本王让你在国子监学了那么久,出来之后又让王玉带着你,这么多年,你就只学会了这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