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大明:我朱高煦,海外立国大汉 > 第381章 大明与朝鲜之间的会谈,小国之悲

第381章 大明与朝鲜之间的会谈,小国之悲(1 / 2)

朱高煦并没有因为朱瞻基可能的动作,而停下对欧洲的征伐。

别说朱瞻基只是通过朝鲜想要对他的大汉动手,哪怕就是朱瞻基让大明下场,他都要先解决欧洲那边。

毕竟大军与物资都已经调集过去了,再抽调回来,白白耗费钱粮物资不说,大汉的威望,也会受损。

且他在大汉这里,也不是什么大军都没有留下。

更为重要的是,朱瞻基即便想要动手,所能选择的,无非也就是那一个地方,东南亚方向。

哪怕是东察合台汗国方向,朱瞻基不仅没有兴趣,且即便先给朱瞻基又如何?

那些地方不是大汉的根基之地,只有南洋、东南亚这些地方,才能有朱瞻基想要的。

而大汉的汉军当世最强,海上这条路,注定无法走通,朱瞻基只能选择陆路。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他有什么可担心的?

有句话虽然说攘外必先安内,但他不想先和大明打。

和大明打是内战,谁赢谁输,都是汉家江山。

但要是不先解决欧洲,一旦先和大明打,那么打欧洲的时间起码得往后拖十年以上。

那时欧洲诸国是个什么样子,又不一定了。

只有先解决外部有潜力能够成为威胁的,到时他与朱瞻基无论做什么决定,起码不会有人能够威胁到汉家江山。

现在朱高煦是真的好奇,好奇朱瞻基到底会怎么做。

只要朱瞻基这次能够忍住不动手,他也不想去动大明,毕竟解决了欧洲,还有一个美洲等着他去开发呢。

但只要朱瞻基敢动手,那就不要怪他了。

那时,解决了欧洲诸国,下一个就是朱瞻基!

他不是什么心慈手软的人,更何况还是朱瞻基这个让他极为厌烦的人。

而在另一边的朝鲜国,如今的朝鲜国王李裪,已经来到边地,即将进入明军范围。

李裪满脸忧愁,他虽是朝鲜国王,在朝鲜国之内,他一言九鼎,他掌握所有人的生死,他就是皇帝。

但面对大明,却是让他有心无力,只能规规矩矩按照大明所说的去做。

他在大明面前,就像是他的臣子在他面前,是一样的,他,也是大明之臣。

是的,朝鲜李朝,一直是大明的藩属国。

他的朝鲜国王,还是在永乐十七年时,朱棣派人带着大明圣旨前来朝鲜册封的。

准确来说,不仅是他,前面的朝鲜国王,都是大明皇帝派人前来册封的。

在大明面前,他就是一个小人物。

这次大明陈兵边地,可是将他吓得不轻。

他很想不通,大明怎么突然就开始做出这样一幅要攻入朝鲜的举动。

其实他一直都很担心受怕。

因为朱高煦的大汉,就在他旁边。

而大汉素来以扩张闻名,同时是他惹不起的强国,他是真的怕哪一天朱高煦将目光放在他身上。

这么些年过去,确定朱高煦的目光没有放在他身上,但他依旧没有松一口气。

他又怕大明会不会看着大汉越来越好,大明也像大汉那样,开始以战争的方式开疆扩土。

而大明一旦要开疆扩土,他的朝鲜国,可以说是首当其冲。

这么些年大明没有动作,让他逐渐都松懈了下来。

夹杂在大明与大汉两个强国之间,他不断励精图治,也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但想要与大明与大汉相比,依旧差得很远,他一直低调搞发展。

可就在这么一个时期,大明突然大举调兵,陈兵边地,怎么能让他不怕。

他本不想来,他明明是一个国王,却是连见朱瞻基的面都没资格,还要来明军营地内见一个内阁次辅。

但他不得不来,大明想要灭朝鲜,他真的没有什么还手之力。

这就是实力弱小的小国,就是这么悲哀。

上国一句话,他这个小国国王,就得乖乖听话。

想着这些,又让他想到在流传的一句话:宁为大国犬,不为小国人。

如果他是在大汉,哪怕只是一个普通百姓,大明恐怕都不敢这样对他吧?

李裪有些自嘲,却是也只能想一想了。

“汉人人才辈出,为何小国却是难出一英雄呢?”

李裪很想不通,明明他们用的也是汉家文化,用的是汉字,许多都是与汉人一样的,但为什么,就是相差这么大呢?

怀着这些心情,李裪忐忑的来到明军营地。

出来迎接的,只是中层将领,带着李裪往里面走去。

是的,他一个朝鲜国王,却是要进去主动去见杨溥,只是大明的次辅。

他连让杨溥出来接他的资格,都没有。

不一会,来到中军营帐,进入里面,便是看见了上方坐着的杨溥,以及两旁站列的明军将领。

李裪不敢耽搁,当即行礼。

“朝鲜小王李裪,见过上国杨阁老。”

“朝鲜王请坐。”

上方的杨溥,受了这一礼,伸手示意李裪入座。

在李裪坐下后,杨浦再度开口。

“听说朝鲜王在国内创造新的文字语言,就连大汉的风俗文化,也在开始抵制,你想要做什么?”

杨溥淡然的话语,直接让李裪惶恐起身。

“上国恕罪,小王并没有抵制上国风俗文化,只是小王闲来无事,画了一些符号,当不得新的文字语言。

小王回去后,这便取消,还请上国息怒。”

李裪满心憋屈,他准备了这么久,一心想要摆脱大明的各种束缚,最终却是依旧不行吗?

他没有想到,就为了这么点事,大明居然这样兴师动众的出兵,至于吗?

之前大明也没有这么重视朝鲜啊,而且他也实行有几年了,早不叫停,偏偏这个时候动手,凭什么?为什么?

这些质问,他不敢说出口。

李裪很清楚,如今大明的大军就在这里,他若是敢说出口,他会死,朝鲜会被大明所灭。

他倒是不怕自己死,但前提得让朝鲜兴盛。

杨溥看着李裪,并没有说话,只是这样看着。

两侧的明军将领,也是纷纷注视着李裪。

在李裪内心越发煎熬,背上的衣襟都被汗水所打湿时,杨溥终于出声。

“朝鲜王,最好如此,你不要忘了,你的王位,是我大明皇帝太宗皇帝所册封。

你若是依旧冥顽不明,那我皇也可以换一个人来做朝鲜的国王。

你更不要忘了,朝鲜乃大明藩属国,归属大明,你更是大明之臣,不要自误。”

杨溥其实很瞧不上朝鲜这些小国,若不是为了那一件事,他都不会来见李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