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听着杨士奇等人的话语,眉宇之间满是纠结。
之前朱棣实行这些新政之时,他心中就是反对的,只是反对的话没有说出来。
他反对的,并不是朱棣所要实行的新政,而是实行的过程中,在他看来过于狠了。
朱棣所实行的是无差别对待,他很清楚这样做会让地方有多不稳定。
江浙之地的血流成河,他看得清楚。
现在若是将这个新政在其余之地推行开来,还是以江浙之地的实行方式,他都可以料到各个地方必然又是血流成河。
杀得太狠,在他眼中必然会让各地民心不安,陷入动荡之中。
尤其是这样做了之后,他需要做的会更多。
更为重要的是,想要实行这些,需要人去做。
如今杨士奇等人反对之声强烈,他若是继续推行,这些人不愿去做,他又该如何?难道把杨士奇这些人都杀了?
这同样也是他不想看见的。
地方上已经会出现动荡不安了,再让朝堂也变得动荡不安,大明又该怎么发展?他又该怎么追赶甚至超越朱高煦的大汉?
这些,朱瞻基看得分明。
可这个新政是朱棣所推行的,他要是不去做,相当于又否决了一项朱棣之时的政策。
他已经废除了许多朱棣在位之时的决策了,要是这项也否决,那他就真的是在违背祖制了。
这又是他不想看见的。
说白了一点,他是既想要做自己想要做的,又不想背负那些不好的名声。
一旦他全盘否定朱棣,甚至是朱元璋定下的那些规矩,他无法想象世人会怎么看待他。
朱瞻基思索许久,缓缓看向杨士奇等人。
“新政之事,乃太宗皇帝所定,如今太宗皇帝刚走没有多久,若是全面否定这些政策,将来朕又该如何去见太宗皇帝?”
朱瞻基心中已经有了想法,但他还想听听杨士奇等人会怎么说。
毕竟这是他心头最大的顾虑。
杨士奇等人闻言,顿时知道了朱瞻基的想法。
原本他们以为这件事并不难,因为朱瞻基之前就是反对朱棣新政的人,却是没有想到朱瞻基因为这点而有顾虑。
几人心头都是一阵摇头,就因为没法去见太宗皇帝?这怎么和朱棣有些像呢?
想着之前朱棣刚开始时也是担心不知该如何去见太祖皇帝,只是因为后面朱高煦搞出来的动静太大,才让朱棣下定了决心。
念及此,黄淮站出说道:“皇上,此心想必太宗皇帝皇帝得知,必然欣慰。
不过如今若是继续实行,必然会让各地动荡不安。
汉王虽在大汉,但在大明,亦有一定威望,到时朝廷若是逼迫过甚,难免会让他们投靠汉王,这对朝廷而言,将会是一个灾难。
江浙之地所实行的新政,如今已传出,各地之人都知道了江浙之地发生的事情,如今各地的人都在观望之中,他们在等着朝廷接下来所要做的决定。
一旦朝廷继续动手,他们必然不会坐以待毙。
皆是大明各地不安之下,一旦那些人群起请命汉王起兵靖难,对朝廷而言将会是一大灾难。
皇上之心固然极好,但其中之危机,还请皇上速下决定。
现各地民心已经有所不安,继续搁置下去,只会拖累大明的发展,对朝廷极为不利。”
黄淮话音落下,杨士奇随即站出。
“皇上,黄阁士所言,对,也不对。
不对的是,即便他们投靠汉王,他们在汉王那里也得不到自己想要的。
这个新政,最初实行的,就是汉王。
他们至多只是可以活命,以付出那些田地为代价,在汉王那里可以经商罢了,这并非是所有人都能够接受的。
而对的是,若是朝廷继续实行,亦或者继续拖下去,将会失去民心。
江浙之地的事情,让各地百姓心中不安,极有可能爆发叛乱,大明天下又将动荡不安。
如此一来,大明与大汉之间的差距,恐会越来越大,同样对朝廷极为不利。
其实在臣看来,大明如今并非需要改革新政,只需要让百姓休养生息,自然可以恢复民生。
之前迁移众多百姓去往汉王藩地,现在多地的耕地根本无人栽种,已经快要成为荒地。
皇上只需减轻徭役赋税,将那些无人耕种的荒地重新分配给百姓,发放种粮,百姓必然对皇上感激涕零。
朝廷也不需要多做什么,如此不过数年,天下自然承平,大明盛世,也必然到来。”
如果黄淮所说的带有一定的威胁,那么杨士奇所说的,完全是在为朱瞻基描绘出天下承平,太平盛世的画面。
黄淮所说的是继续这样做,以及搁置下去的后果,杨士奇所说的则是不去这样做之后的美好未来。
杨士奇虽是看似在反对黄淮,但所说的话,都是在劝着朱瞻基放弃继续实行新政,开始轻徭薄税,休养生息。
随后杨荣等人纷纷出言说着自己的想法,目的始终是一个,既拿朱高煦作为威胁,又拿美好的未来为诱饵。
一手萝卜一手大棒,被这些人变着法的用来对付在朱瞻基这里。
朱瞻基听着众人的话语,心头也在不断思索着。
几人说的话,他也并没有感到什么不适,因为说的这些,他自己也都有考虑过,都有想过啊。
他最大的担心,不就是害怕继续这样实行下去,会让大明与大汉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吗?
至于对不起朱棣,那不过是可以拿出来说的理由罢了。
难不成他还能主动说他害怕朱高煦的大汉?
不再去想,朱瞻基面色越发开始坚定,越发认为自己心中所做的决定是对的。
看向杨士奇等人,缓缓开口。
“你们说的,有一定的道理,太祖曾言,治理天下,不可操之过急。
新政确实极端了一些,不应继续推行。
但此新政乃是太宗皇帝一直所致力去做的,又有汉王的大汉国为标范,完全放弃不可取。
今后新政在各地依旧推行,不过需要改变推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