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大明:我朱高煦,海外立国大汉 > 第355章 朱高煦的无上影响力,东察合台汗国可汗羽奴思在大汉面前的卑微

第355章 朱高煦的无上影响力,东察合台汗国可汗羽奴思在大汉面前的卑微(1 / 2)

大汉王宫,承天殿内。

“王爷,如今从美洲带回来的新种已经全部种下去,都已经派了人看守以及养护,以确保无失。”

枚青一脸的激动,双眼之中充满了憧憬与渴望。

不仅是枚青,准确来说是所有随同枚青一同去往美洲的人,尽皆激动之中又有对未来的憧憬,以及对种植这些新种的专注与决心。

他们在接受朱高煦特意准备的国宴之后,本以为那就是自己得到的最好待遇了,作为一些大头兵,能够享受在他们眼中只有一军主帅或者主将才能享受到的待遇,本来已经很是知足了。

结果后面朱高煦又发下了大量赏赐,不仅有着赏赐,还给他们将退休后的待遇都准备好了,并且其中付出最多的几个人,甚至在大汉的全面封赏之前,得到了爵位。

虽然是一个伯爵,虽然只能世袭三代人,但只要这三代人以内的人再努力努力,或许还能更进一步,亦或者延续这份世袭。

大汉的爵位,朱高煦已经明确说过了,至多只能世袭三代。

若是还想要这份荣誉与待遇,那就需要家中的人继续努力。

朱高煦这样做的初衷,就是为了防止有人混吃等死躺老本,给三代世袭,也算是对得起初代人的努力与付出了。

而且并不是所有的封赏都是世袭三代,有的像科研院的那些人获得的爵位一样,只能一人跟随,无法世袭。

这也是朱高煦定下大汉爵位的特殊性,以及如今还没有进行全面封赏,现在就能够获得爵位的人,都是受人敬仰的存在。

因为只有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才能不用等到全面封赏,而提前受封。

朱高煦对他们这些回来的人,给出的待遇远不止如此。

后面又下发了大量赏赐,钱粮以及各种必需品,几乎都有。

除此之外,还赐下了良田,每个人都有,没有一个人疏漏。

这不仅让这些人感动,更是让所有人,无论是军中还是民间的百姓,尽皆感动无比。

在这么一个时代,一个大头兵都还能获得这些待遇,除了大汉,任何时期都是没有过的事情。

无论是在大明还是在历朝历代,都是上面的将领将好处全拿了,

想要得到国宴的待遇?想要被受封爵位?每个人都能得到大量赏赐?每个人都能分到良田?

完完全全就是做梦,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但是在大汉,他们的王,就是没有忘记每一个人,哪怕就是他们这些出身最为平凡的大头兵,都享受到了这样的待遇。

这也是所有人都感动与感激的,更是对朱高煦无比忠诚,对大汉朝廷、各级官府无比认可的。

其实朱高煦为了百姓做了太多,所有人都是能够感受到的,这也是大汉屡屡出兵,不管做什么事,大汉百姓都是支持的重要原因。

在大汉,朱高煦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只要他想,如今大汉两千万人口之中,他能直接拉起一支上千万的大军,并且都是对他无比忠心的人。

只要他下令,老幼妇孺,可以为了他的令而不惜自身,甚至不需要朝廷给任何回报,只需要朱高煦一句话,只要朱高煦需要,就能够做到。

这也是如今大汉的风气如此,是大汉极为难以滋生害虫的一大根本原因。

枚青他们所感动的,还不止这些,朱高煦更是让所有归来的人,他们子嗣可以直接进入当地的学院念书。

朱高煦所给的所有,关乎着他们这些人的现在以及将来,包含地位、名声在内,全部都为他们做到了。

他们所有人的名字,都出现在了世人面前,更是进入到了大汉传记之中。

其实最开始时,有一部分人心头是有想法的,但随着朱高煦的赏赐陆续下发,尤其是经历国宴之后,之前有怨气的反而更是深深的自责与愧疚。

如今他们负责新种的种植,之所以这么激动又充满憧憬,就是因为这些都是他们带回来的,而他们受了这么大的恩典,他们每个人,都不想让朱高煦失望,更不想让大汉失望。

他们激动的是带回来的成果由自己在负责,憧憬的是种子已经种下,将来成熟的收获。

朱高煦看着激动的枚青,也是笑了。

“做得不错,这些可是关乎着大汉的未来与发展,关乎着大汉天下百姓的温饱,一定要格外的重视。

防护也要做好,更是要细心照料,等你们从美洲带回来的这些种植推广开来,那时天下所有人,会更加深刻的记住你们。

你们是对这些最为熟悉的,不要让我失望,好好去做,我可是等着你们将这些推广开来。”

朱高煦也是高兴,这些种子种下去,再多数年,十年,至多二十年,差不多就能彻底推广开来了。

有了这些农作物在,大汉的人口哪怕继续保持这样的增长速度增长下去,他也可以不用担心粮食不够吃的问题了。

朱高煦有一种预感,当这些推广种植开来之时,那时大汉的人口数量,应该是可以反超大明了。

别说枚青这些人期待了,他自己,又何尝不期待。

枚青闻言,神情无比的严肃。

“王爷放心,臣一定做好此事,若是新种有任何问题,臣提头来见!”

“行了,我要你的头做什么,你自己留着好好做事就可以了。

另外我还准备了给海军讲解远海航行的一些经验与技巧,你们是有着丰富经验的,你下去准备准备,选一些人出来,给海军的人讲讲,让他们好好学学。

尤其是东三省之地的海军,要说一说向东海域的情况,正好可以让他们加大向北的巡航力度。

这件事我可是交给你了,下去安排吧。”

这是朱高煦早就有想法的,只是之前这些人一直在忙,一时都没有时间。

真正的远航,陌生海域的注意,该怎么警惕海上的风险等等等等事宜,枚青这些人,可以说亲身经历过之后有着丰富的经验,但海军还是缺少这些经验。

这也算是补足海军的一些短板吧,因为到了后面,海军或许也差不多要涉及深海区域了。

有了一定的经验,起码刚开始时的风险性,就没有那么的高了。

枚青先是一愣,随即一脸的火热。

“王爷,臣这就下去挑选人去往各地海军驻扎地,绝不让王爷失望!”

给海军讲这些,那可真是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