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大明:我朱高煦,海外立国大汉 > 第339章 全面成型的改制新道路,朱高煦对各大都督府的反制手段

第339章 全面成型的改制新道路,朱高煦对各大都督府的反制手段(1 / 2)

王玉不停的思考着,哪怕如今朱高煦所说的信息量很大,其中还有多处他暂时没有想明白,但此刻也必须要去想。

如今朱高煦这番变动,可以说是将制度的完全大改。

政务体系完全是他所陌生的,军事国防体系倒是还能有一些参考,毕竟大唐时期也有设立都护府,大明也有都督府。

但偏偏朱高煦又加入了其他元素,将兵部取消,拆分两个职能部门,又加入思想政治部,等等。

思考许久,王玉心头也有了大概,现在大汉所实行的这些制度,完全和之前任何一朝都是不一样的。

对于这些,王玉并不抵触,相反,他很是乐于看见。

自己虽然想不到这些,但朱高煦想到了,就是一件好事。

大汉到如今,本身就在求变,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发展壮大起来的,和大明完全不一样,如今的改变,身为大汉的人,接受程度也是很强的。

更重要的是,其实只要翻开历朝历代的过往,就能发现一个事实,那就是历朝历代的制度,同样都在存在变化。

这些都在充分证明着,没有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制度也必定是需要跟着改进,才能跟上以及促进发展。

良久,王玉缓缓出声。

“王爷,这番改革,臣认为是好事,只是臣也有疑问。

接下来大汉的大军分为五个大都督府,大汉的所有大军必然分散在这五个大都督府,这样一来,那么每个大都督手中的权力,就极为大了。

虽然王爷您有将权力拆分,分散到参谋、思想政治指导人员,同时还将后勤移交到思想政治知道人员手中,也对军士进行忠心宣传,职责宣传,且思想政治指导人员又是属于思想政治部体系。

且各项需要动兵都需要上报军机处,由军机处报给王爷,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除了中央大都督府外,其余四个大都督府,距离都会比较远,可以说是远离中枢。

而偏离中枢则表示着各种信息的传递会比较慢,无法做到及时,中枢的管控,会存在一定程度的下降。

那么这些人在偏离中枢的地方一起太久,若是同流合污,则大都督、大都督府参谋长、思想政治指导员等几个重要人物串联,朝廷也很难发现。

哪怕就是朝廷设立了内部的监察机构,但这个机构,其实历朝历代都有,而这个机构常驻于该地区的人,也极为容易被那些人拉拢。

十年一轮换,十年时间,太久,足够那些别有用心的做太多的事了。

臣不是诋毁同僚,哪怕就是思想政治部,这么长的时间在外,若是反叛,对大汉的影响将会是极大的。

按照王爷如今规划的大都督府区域,每一个大都督府,都相当于一个不小的国家了!”

王玉心中有着不少的担忧,尽管如今朱高煦的改变很大,但只看其核心,究其根本,其实和历朝历代一样,都是那一个点罢了。

只是如今朱高煦做出的针对会更多,将各级权力进一步分散,转移到了更多的人,且附属于‘军’这个体系下的不同体系。

大汉防务部、参谋部、思想政治部、后勤部等等,这些都是在‘军’这一个大体系下的下属体系。

但尽管如此,这些人,依旧有着同流合污的可能性,尽管这个可能性相比历朝历代已经足够低了,但不是没有。

朱高煦听着王玉的话语,却是并没有多么担忧,似乎是已经有了准备。

“你说的这些,确实不错,不过情况并没有那么糟糕。

分属各个体系之下的那些人,都会存在人事调动的,没有人会一直在那里。

各大都督府的人,后续会调入中枢防务部、参谋部、思想政治部等等,甚至是军机处,包括就是监察部门,都是时常会有调动的,也不是同一个人一直在那一个坑。

如此一来,想要同流合污的难度,会更加的大。

且即便有人真有那个本事,但大部分,直属大都督府的兵力,并没有那么多的。

一个大都督府想要谋反,不仅是要策反你说的那些人,

同理,都督是负责一个省的,

因为

每一个级别,都有相应的那些人员配合,漏了其中任何一环,这个消息都会泄露而出。

在总任期十年的情况下,你觉得谁能够做到?”

这些都是朱高煦的把握,不仅刚才已经说出来的防止那种情况出现,隐形的同样有。

各大都督府的大军都是梯次往下驻扎的,并不是集中在某一个地方,更不是集中在大都督府、都督府、提督府。

王玉听着这些,心头默然。

刚才他确实有担心,但如今按照朱高煦说的,他的担心已经消失。

这不是代表着就彻底没有大都督府谋反的隐患的,也有,但这个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了。

如果这都能够让大都督府成事,那这个朝廷,早已经不知道烂成什么样了,人员更是已经全方位糜烂了,‘军’与‘政’这个体系已经混乱得不成样子了。

其实核心就是这两个大体系,只要这两个大体系不乱,朝廷哪怕就烂到根了,坐在大汉大王这个位置的人,依旧还会有军权存在,朝廷依旧能够维持下去。

朱高煦的声音继续传来:“除此之外,大明还有武院存在,武院培养的人进入大军,还会有不同,这些人又会是军中的中坚力量,甚至逐渐到高层。

而且还有警备队的存在,国务院也有一定的兵力,也能一定程度遏制各大都督府的那个情况出现。

还有一点你应该也没有想到,那就是新军,可是会集中进行集训操练,然后才会分配到各大都督府的。

而以后大军的兵制,普通兵役会实行五年一期,许多兵员,过了期限之后就会退至民间。

兵员五年一换的情况下,谁想要发动叛乱,准备的时间会更短。

这些情况,若是没有考虑清楚,我又岂会实行。”

朱高煦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他做的这些,要是都还有人能够突破,他认了。

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做到的,那就不是人了。

而且即便一个大都督府出了事,还有四个大都督府呢,还平定不了这个叛乱了?

除此之外,今后大汉的募兵制度,注定会为大汉留下许多有一定基础的人,到时即便需要急速扩充大军,只需要召回退下来的老兵,都能临时组建一支庞大的军队。

这支大军,只要发放武器装备,发放后勤物资,就可以直接形成一定的战力。

尽管无法与现役的野战军,甚至警备队相比,但比起新兵,也有很大的差别,足以应对突发情况了。

要是他的后人,也就是大汉后面的王,真的做到了让各大都督府一起反,从上到下的那种反,那没了就没了吧。

因为朱高煦都想不到能够干出什么事才能做到那个地步。

王玉听着这些,之前的许多疑惑,也消失了不少。

其实现在仔细一想,王玉都有一种朱高煦是不是早早就在谋划这一刻的感觉。

看看思想政治部,再看看募兵方式,以及城防守备军,还有武院等等太多的布置,这是之前朱高煦就布置了的。

只是如今,朱高煦将这些职能部门汇聚在一块了。

这次无论是军改还是政改,说是改革,其实贴切来说,更像是整合。

是的,整合。

将原本零散的各部,整合到一起,再进行打乱重组,变得更加立体。

不仅解决了刚才说到的问题,还能大大提高效率。

王玉是真有一种朱高煦筹谋多年,如今开始实行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