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看着这些,以及大汉百姓的兴奋,诸国的沉默,心头也在想着,回到大明后在大明也要将阅兵做起来了。
大军方阵搭配上讲解,这简直就是一个宣扬大国威严的绝佳机会。
至于汉军展现出来的,他也见过听过了,如今再看,除了军容让他震撼外,武器装备这些,已经没有那么大的冲击了。
就在这时,一队阵列出现,没有穿着任何甲胄,武器也不过是一把长长的火枪,火枪之上已经上了刺刀。
当看见这样的阵列出现,所有人都聚精会神的看着,因为火器更受他们关注。
而此刻讲解的声音也是传了传来,让所有人都是瞳孔一缩。
燧发枪,又是一个他们从来没有听过的。
因为之前还是火绳枪,极好辨认,但现在出现了燧发枪,岂不是代表着比火绳枪更好?
当接近三百米的射程,以及无惧湿雨等恶劣天气影响燧发枪的射击时,所有人更是心头大骇。
射程还好,与原本的火绳枪差异并不是太大,因为大汉的线膛技术早就已经有了,如今更加精良后,也不过是提升了几十米的射程。
所有人震惊的都是无视了天气的影响,因为之前的火绳枪,研制出来这么些时间,他们也都摸索出了火绳枪的弱点。
但现在,那些弱点,啪的一下,没了。
朱高煦一旁的朱棣也是忍不住了。
“这个燧发枪,这段时间我没有见过吧?怎么,怕我看见?”
朱棣神情有些不怎么好,本以为自己已经全部见到了,没想到朱高煦还在跟他藏呢。
朱高煦转头看着朱棣,摇头笑了。
“爹,要是真的想要瞒着,就不会在这里展现出来了。
这个燧发枪,也是最新的成果,原理我可以给你讲,其实就是用燧石替代原本的火绳点燃装置。
你回去后可以让工院的人试试,需要点时间就能做出来的。
这不是什么秘密,时间久了,其他人都会知道,提前告诉你也没有关系。”
火绳枪出来之后,燧发枪的研制是真的没有多大的技术难度,朱高煦丝毫没有想过隐瞒什么,无非就是大明晚些时间知道的区别罢了。
但如今拦在所有人面前的,就是火绳枪的制作,别说线膛了,就是冶炼技术与火药技术,这两个关卡就能卡这些人不少时间。
而哪怕琢磨了出来,制作出来的都是滑膛枪。
滑膛枪比起线膛,又差了一截,这些才是真正的技术壁障。
朱棣听后一怔,原来燧发枪与火绳枪的变化就是一个点火装置的不同?朱高煦还将这种点火装置这么平静的跟他说了?
尽管朱棣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但也没有再说什么,而是将这些记在了心底。
当火枪阵列过去,随后再次出场的,则是火炮阵列。
重型大炮、中型火炮、轻型火炮全部在列,当这些射程被讲解出来,朱棣以及诸国的使者更加沉默了。
所有人心头都没有任何想法,他们都不知道该有什么想法。
甲胄武器到现在的火枪火炮,他们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甚至大汉的重型火炮,都快要覆盖一部分那些本就比较小的小国所有疆域了,他们还能想什么?
如今火器是每个小国都重视的,但是他们都弄不出来啊,能咋办嘛?
而朱棣看着这些大炮,双眼炙热,他多想大明也有啊,但大明如今的火炮,却是完全无法和大汉的火炮相比了。
大明最好的火炮,都要比大汉的轻型火炮还要差,能够和大汉比拟的,都还是朱高煦从大汉运到大明送给他的火炮。
在火炮阵列经过时,除了汉人的声音,其他人没有丝毫音响。
直到最后,又过来一支医疗阵列,这是朱高煦强制要求配备的,也是为了减少大军的伤亡率。
原本大军之中都会配备军医,不仅是救治人的,还有医治牲口的。
因为在大军之中还有着战马、骡马等等牲畜,都需要专人护理。
而如今朱高煦只是提要了要求,并且形成了一种制度规范,分配到各个层级的大军之中。
这些人都是全部经过培养的,不是什么人都能去做的。
这也是朱高煦在之前成立医学院时所培养出来的,包括大汉
村庄的大夫是为了保障村庄里有人生病找不到大夫以及药材就医,军中的大夫就是为了减少伤亡率而诞生。
这里面的人,都是精通外伤处理。
当朱棣看见这一幕时,都有些疑惑不解。
“这些所谓的意料人员,就是大夫吧?这些人也值得你将他们带入阅兵之中吗?”
朱棣清楚军医的重要性,但朱高煦的这番重视,在他看来,又有些重视过多了。
朱高煦闻言,没有丝毫的意外,因为大夫就是处于这样一种尴尬的地位,有被重视,但又没有那么被重视。
“爹,大夫重要性,不言而喻的,任何一个人都有生病之时,离不开大夫。
如今出现的一些疟疾、天花、伤寒等等,都是需要那些顶尖的大夫去研究良方,去解决这些问题。
就像大汉的许多病症,都是太医院与医学院一起研究,找到了防治的办法。
这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如今这般重视,并不为过。”
朱棣听着朱高煦说的,这些其实他都很清楚,但是在他看来,依旧还是重视太过。
在朱棣看来,国家的收入是有限的,重视这些,就意味着要投入银子,这里投入了银子,那么其他地方所能投入的银子,就会减少。
“既然你这样说,我就看看你能做到哪一步。”
朱高煦没有回答,朱棣的这句话已经说明了态度,他也没有去劝。
这事要说重要也重要,不是真的去在乎普通百姓,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而阅兵也已经逐渐来到尾声,直到阅兵完毕,朱高煦再度致词结束,朱棣的心中依旧沉重。
他知道大汉还有新的没有拿出来,这也就是说明,如今大汉拿出来的这些,或许都可能还不是最厉害的。
亦或者更为厉害的,已经在研究之中了。
不然朱高煦要是将其他的拿出来,更是足以掀起风暴。
朱棣也能理解,如今的这些,已经足够宣扬大汉国威,藏拙也是为了给自己留下一个杀招,让所有人都没有那个防备。
不然拿出来,总是会被研究的。
阅兵结束,大汉京城,所有人都在议论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