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大明:我朱高煦,海外立国大汉 > 第156章 朱高煦一计谋四国,大汉使者入大明

第156章 朱高煦一计谋四国,大汉使者入大明(2 / 2)

王玉听着朱高煦淡然的话语,顿时一愣,随后满脸敬佩。

“王爷此计,甚好,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借达勃期之手,彻底掌控山南国。

同时再扶持达勃期趁此机会开启山南国内战,以及对中山国发起进攻。

再配合上一直想要攻灭中山国的北山国,此三国将会直接深陷战火之中,中山国也无法发展国内。

而三国又与倭国相连,到时甚至可以将倭国也趁机拉下来,加入到这个旋涡之内,让他们打得不可开交。

待到我们南洋的大军完成任务,到时就可以调集大军过去,以这次倭寇来袭之名,直接攻灭中山国与北山国,再灭倭国,南山国到时无论降与不降,对我们的意义都不大了。

如同如今的苏禄国一般,被大汉所包围,所有的一切都会逐渐以大汉为主,最后同化完成,自然就会大汉一域。

不愧是王爷,这一计谋四国,臣佩服。”

“王玉啊,我就当你是在夸我了。”

朱高煦眼神幽幽的看着王玉,一计谋四国?

不过是一个弹丸之地分出来的四个小国,放在大明屁大点地方,如今也就是他大军不在,不然他还会弄得这么麻烦?

如今他不过就是想先趁着这个机会赚点钱,再要点利息,以及再度削弱几个小国而已,要是他大军还在,哪这么多废话,直接就打过去了。

现在王玉搁这夸他,他是真的挺想打人的。

朱高煦随即接着开口。

“除此之外,与派去向达勃期联系的人说清楚,若是有俘虏,可以交给大汉,尤其是倭国人,必须俘虏之后必须交由大汉处理。

到时有倭人到来,你直接负责,让这些人干活去,为大汉发展做出贡献,也算是那些人积德了。”

王玉听后,顿时眼前一亮,这些人在他眼中,可都是不用花钱的劳力啊,比之前带过来的瓦剌俘虏,都还要让人省事。

对那些瓦剌俘虏,其他的虽然没有多少保障,但吃的这块,还是一天两顿的,干满五年以上,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重新做出贡献入籍。

王玉笑道:“王爷,那臣就先下去安排此事了,此事当尽早进行。”

在王玉下去后,朱高煦处理好政务,随即来到后宫。

此刻韦清婉正要准备去找朱高煦,就见朱高煦来了。

“王爷,正要去找你呢,商税的更改,是因为之前制衣坊与梳妆阁的事情吗?”

“对,正是因为这件事,我才发现商税还有许多不合理的地方。

今后你也注意一些,再有不对的地方,你要与我说,大汉的商税与历朝历代都不一样,实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问题,还需要是在实行之中不断完善。

虽然有柳进与赵元善盯着,但你也多帮我注意一下。”

朱高煦一脸笑意,韦清婉那事也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了,要是没有这事,他不知道还得等多久才能发现。

韦清婉闻言也是松了一口气。

“不是制衣坊与梳妆阁有问题就好,以后我一定多注意。”

提到帮这个忙,韦清婉可是来了兴趣,她很清楚,政策越完善越好,她是打定主意以后要好好注意了。

大明京城。

这一日,京师好不热闹,只因为大汉国的使者张谦到京师了,动静是一点都不小,可以说大张旗鼓。

京城百姓在街道上看着那一面‘汉’字大旗,一时间议论纷纷。

当初朱高煦出海的事情,可是闹得沸沸扬扬,更有朝廷在推动,可以说是人尽皆知了。

后面朱高煦回来一趟,又帮着他们的大明皇帝在漠北取得大胜,大败鞑子。

这也致使朱高煦的人气,在大明逐渐开始回暖。

如今在海外建立大汉的朱高煦派使者到来,所有人都想看看这个‘大汉’。

实在是朱高煦这个国号,想不让人注意都难,大汉,对于如今的百姓而言,已经只是一个想象了。

京师百姓对大汉的认知,都是从那些说书人的嘴里听到的,毕竟都是没有看过书的百姓,还能上哪知道去?

然而这一幕,却是让一些文人士子极为不岔。

“装神弄鬼,汉王是什么样的人,世人皆知,如今更是打着大汉的名义,着实让人气愤。”

“王兄,慎言,当心锦衣卫,他们可是无处不在。

汉王出海,朝廷都承认了是为大义,更何况为大明开疆扩土。”

这人看似在夸赞,其实满脸冷笑,言语之中都透露着些许讥讽。

大明的儒生,对朱高煦向来都是看不起的,他们眼中只有朱高炽这样的大明仁德太子。

至于朱高煦的出海,在这些人眼中,不过只是因为在大明失败了,逃出去的罢了。

这些事,队伍中的张谦丝毫不知,此刻他正看不断打量着京城,与他出去之时,没什么变化。

张谦看着这些,脸上笑容越来越浓。

大汉的王城虽然如今还是没有大明京城大,但是作为刚发展起来的,对比起京城,可是有很大的不同,而且与京城,也差不了多少了。

看着街道两旁的百姓,张谦时不时的还挥手示意着。

他之所以这样做,就是朱高煦叮嘱的,一定要大张旗鼓,要让大明百姓知道外面的大汉国。

进入到皇城内,礼部的官员接待张谦来到驿馆,这是负责接待外国使者的地方。

毕竟张谦是以大汉国使者的名义来的,那一切都得按流程走了。

只是因为大汉国与其他小国不同,有着不一样的意义,这次还是礼部侍郎亲自接待的。

宫内,朱棣看着下方的朱高炽与朱高燧,缓缓开口。

“老大,老三,你们说说,老二派使者是做什么?他可是才回去一年不到的时间吧?”

这段时间,朱棣的心情相当的不错,因为火器局不仅铸造出了火绳枪,还铸造除了射程达到近千米的火炮,朱棣可是一直沉浸在这个喜悦当中。

如今大明上下,都已经在开始筹备、调集军资,以及加大火器局的规模,铸造火绳枪与火炮,全都是在为出兵而在做什么准备。

因为大明已经确定了,瓦剌与鞑靼,真的赖账了,不给大明补偿与赔偿了,还联合在一起准备抵抗大明。

朱棣如今可不会惯着瓦剌与鞑靼,他可是一直在期待火绳枪与火炮装备至神机营。

现在这个时候,朱高煦派来使者,朱棣是真想知道朱高煦的目的是什么。

同时又很遗憾,遗憾朱高煦怎么没来,要是朱高煦来了,他可是让朱高煦好好看看,大明研发出来的火绳枪与火炮。

大明不仅研制成功了,而且比朱高煦的更好,朱棣都想在朱高煦面前炫耀一下,毕竟这是朱高煦最先弄出来的。

至于为什么不是仿造,大明作为大国,还是要面子的,怎么能说仿造呢?

朱高炽与朱高燧闻言,两人心头都是一苦,他们上哪儿知道朱高煦派使者来是什么目的啊?

朱高燧都不知道,更别提朱高炽了。

“爹,儿臣不知。”

朱棣看着两人,也不恼,随即看向朱高燧。

“老三,你与老二的关系好,去问问那张谦,问清楚了尽快回复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