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大明:我朱高煦,海外立国大汉 > 第150章 朱棣越来越重的心结,大明火器进展突破

第150章 朱棣越来越重的心结,大明火器进展突破(1 / 2)

朱棣目光锐利,仿佛刺破天际一般。

这次朱高煦又教会了他一件事,那就是原来匠人这么重要。

其实他已经够重视火器的发展了,工部有军器局,内府有兵仗局,锦衣卫里面都有铸造火器的机构,各地布政司,也就是各省也有地方的火器制造与研发,这些可都是有着朝廷编制的人员。

就这样,他还不算是重视火器的发展吗?

朱棣已经感觉自己足够重视了,摊子铺了这么大。

但现在朱高煦让他明白,他即便这样做了,对制造火器的匠人还是不够重视,不然为什么朱高煦那里就弄出来了,大明却是连仿造,都能遇到难题?

可惜朱棣不知道这完全就是他想太多,朱高煦可是提供了技术支持的,思路与方向,可是朱高煦给的。

而且大明的火器在后面发展得会越来越快,眼下还没有克服的火药的锻铁技术,再过几年就全部攻克了难题。

如今朱棣再次将研究火器匠人的重要性提升,大明的火器发展,比原本的将会进步更大。

而朱棣想的很简单,那就是大明的火器必须要追赶上来,以及锻铁技术,同样也需要追赶上来。

大明作为大国,被朱高煦的大汉国给反超了,尤其是朱高煦才出去多少时间啊,都是因为朱高煦才有的这个改变,他下去后更加无颜去面对朱元璋了。

这么一个嫡次子,竟然离开大明了,他都不知道到时候该怎么和朱元璋解释。

除了这些,朱棣更是担心起朱高煦在大汉国会不会搞其他动作了,虽然打这事有些天方夜谭,但万一呢?

朱棣此刻一时都有些心乱如麻,早知道朱高煦对这一块这么有天赋,他说什么也不放朱高煦出去了。

此刻不仅是朱棣心烦意乱,朱高炽同样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以往对火器的重视还没有朱棣高,因为朝廷对火器这一块的支出,一直都不小。

曾经一度他还想过减少对火器这一块的财政支出,毕竟大明的火器举世无双,无人达到。

他也并不是直接停掉发展,而只是想要减少一些支出,如今朱高炽是彻底没有那个想法了,他现在反而想要提高对这一块的财政支出来支持火器的发展。

因为他比朱棣更加担心,如今朱高煦在海外,朱高煦的大汉国他根本没有办法限制,若是任由朱高煦这样发展,差距越来越大,到时等他上位,朱高煦说不定会真的打回来。

以往没有这个担心,那是因为朱高煦的体量小,即便有着与明军一样的装备,朱高煦想要打回来,无异于痴人说梦,反而是给他机会,一个彻底铲除朱高煦的机会。

但现在局势不一样了,以往没有的担心,如今又有了。

现在见朱棣开始加大投入力度,朱高炽当即同意了下来。

“爹,我认为应该加大财政支出力度,并且集结天下最优秀的匠人进行集中铸造,解决难题。

并且军器局应当独立出来,不再归属工部,而是由爹或者朝廷直接管理,最好能够与兵仗局合并,集中力量,组建火器局。

凡是火器局所需,朝廷都将会全力满足,并且提升火器局匠人的待遇,对于功勋出众者,朝廷甚至可以封伯、封侯。

火器的威力,爹您最清楚,大明作为大国,哪怕是老二,大明都必须要保持领先,至少不能被别人超越,如此才可保大明稳定。

而只有提升待遇,提升地位,才是最能让这些匠人想尽办法去完成。

并且火器更加先进,爹您以后出兵蒙古诸部,仗也更好打,这个可是如今老二教给我们的道理,我们必须得全面推动提升才可。”

朱棣看着朱高炽,他知道朱高炽心中的担心,更知道朱高炽的怕,但朱高炽有一点没有说错,那就是大明作为大国,必须要做到领先。

在大明周边,出现了一个小国超越了大明,这是倒反天罡,哪怕是朱高煦,朱棣都不允许,不然大明的变数太大。

哪怕这个人是朱高煦,是他的嫡次子,大汉国名义上依旧是属于大明,都不行。

枝强干弱这个浅显的道理,历朝历代已经充分说明了,这对中央朝廷而言,是绝对不可取的。

“老大,你说得不错,那就在咱刚才说的基础上再加。

这件事你亲自去做,尽快铸造出更好的火绳枪,同时还要尽快铸造出更好的火炮。

如今鞑靼与瓦剌有些不想给大明补偿与赔偿,若是他们敢不给,咱明年可是得带着大军去找他们的。

咱倒要看看,明军有了新式火器后,他们敢不敢不给,到时咱要的,可就不止这么点了。”

说到这里,朱棣心中的杀意都快要忍不住释放出来了,自从定好那个策略,瓦剌与鞑靼却是不配合,接下来他可是要实行备用方案了。

当初制定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了瓦剌与鞑靼不认账,如今果真如此,朱棣反而有些兴奋。

因为趁着这个原因,他可以再一次出兵了,大明集中国力的一次北征,五十万大军出征,这次他可是要让瓦剌与鞑靼好好看看,明军威武,绝不仅仅只是一个口号。

难得打这么一次大仗,朱棣都越发的期待了起来。

而朱高炽闻言,心头却是无比的苦涩,他就猜到了会有这一幕,毕竟朱棣提出的赔偿与补偿,可是真的不少,瓦剌与鞑靼真照做了,后面的日子都会很难过。

现在瓦剌与鞑靼开始有了联合的趋势,准备摒弃前嫌,共同抵抗大明,就是不想付那个补偿与赔偿给大明。

如今到了这一步,大明的话已经放出去了,瓦剌与鞑靼又摆明要拒绝,大明是不得不出兵了,不然大明真的颜面尽失。

想着这些,朱高炽都更加对朱高煦有想法了,朱高煦一句话将朱棣鼓动起来,如今朱高煦是回大汉国了,大明可就难受了。

五十万大军的出征,这得需要多少钱粮物资啊,距离上一次出兵不过才一年,距离上上次出兵鞑靼才四年不到,中间还有出兵平叛交趾,还有地方上的种种叛乱,还有麓川对云南的侵入。

朱高炽都不敢去想,这次大明投入巨大的国力去支持朱棣率领五十万大军北征后,大明之内,将会变得多么的艰难。

好不容易刚有起色的发展,将会瞬间毁于一旦。

朱高炽很想说这些,但他知道,没用,朱棣不会听的,如今朱棣难得有这么一个机会,这么一个集结五十万大军北征的机会,朱棣是肯定不会放过的。

而且之前在朝会上的那一出,已经定型了,没有办法改变了,现在的局势是,必须压上大明国运去打这一仗了。

是的,在朱高炽眼中,这一仗就是压上大明国运的一仗。